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择锡林浩特东部国家气候观象台的生态监测研究样地,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枯落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表明:(1)枯落物分解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知母枯落物分解速率高于大针茅、羊草和糙隐子草;枯落物总碳(TC)含量为富集-释放模式,在第120d时,知母枯落物TC含量高于其他3种植物。(2)大针茅、羊草、知母、糙隐子草枯落物所含的主要官能团为-OH;=C-H、-CH 2、-CH 3;C=O;C=O、C=C;C-O。(3)不同植物枯落物官能团含量在分解初期迅速减少,在分解后期减少趋势较为缓慢,与分解过程中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变化趋势一致;知母的含碳官能团含量在分解结束后最低,而羊草的则最大,且知母和糙隐子草损失量最大,与分解过程中枯落物TC含量的特征一致。(4)大针茅的支链化指数最大,羊草的最小;糙隐子草的芳香性指数最大,知母的最小。不同植物芳香性指数在分解初期迅速减少,在分解后期减少趋势较为缓慢,与分解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不仅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还会参与枯落物的降解,间接影响土壤碳库。本研究使用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做枯落物,通过适宜孔径尼龙网分离AMF根外菌丝与土壤中其他微生物,探究植物功能群和刈割处理对AMF参与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AMF通过提升土壤中β-葡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加速对枯落物的降解。植物功能群的改变会影响枯落物分解,其中杂类草处理中枯落物分解率较高(2016年:31.72%;2017年:31.02%),C4禾草处理中的最低(2016年:23.22%;2017年:27.10%);但并不会改变AMF对枯落物的分解作用。刈割在短时间内对枯落物的分解无显著影响。本研究发现AMF促进了枯落物分解,植物群落组成的改变也会显著影响枯落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袁航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09,26(5):110-115
研究了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建群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枯落物浸提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生长指标(出苗率、株高、地上与地下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芒草枯落物对小麦出苗率和幼苗地上和根系干质量及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处理后第2、8、12和16天增加小麦幼苗株高(P<0.05)。胡枝子和茵陈蒿枯落物对小麦出苗率和各观测期小麦幼苗株高及根系干质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影响显著(P<0.05),通过小麦根系生长的增加,使其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P<0.05)降低。可见,小麦幼苗生长因枯落物植物种不同而异,其对胡枝子和茵陈蒿枯落物的反应比长芒草的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马琳  李学斌  谢应忠 《草业科学》2011,28(6):898-901
摘要:利用原位观测法及分解袋埋放法对宁夏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典型群落枯落物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试验地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赖草(Leymus secalinus)枯落物蓄积月动态与月降水量、均温没有显著相关性,4种枯落物蓄积量10月达最大值,且月波动变异系数较高,为71.77%~107.91%;2)各典型群落枯落物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3)各典型群落枯落物的分解能引起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化,但是对土壤全磷、全钾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田梅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09,26(1):45-49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种主要草地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枯落物水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处理下,3种植物水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幼苗伸长和全株质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长芒草和茵陈蒿水提液在高质量分数时对达乌里胡枝子幼苗根质量有抑制作用,对根长影响不明显,达乌里胡枝子枯落物水提液仅在高质量分数下对其自身幼苗干质量和根长有显著影响。说明3种牧草的枯落物水提液对受体物种存在明显的抑制潜势,且对质量分数效应有敏感响应。  相似文献   

6.
对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采取铺沙+补播、施有机肥+补播两种修复处理措施,研究枯落物分解一年期间的质量残留率及养分残留率。结果表明:枯落物分解一年后各处理中枯落物分解速率快慢依次为对照>施有机肥>铺沙,处理间差异显著;中度盐碱化草地枯落物质量残留率、木质素、碳、氮和钾残留率等均高于重度盐碱化草地,纤维素残留率低于重度盐碱化草地;枯落物的残留率与碳、钾含量呈正相关,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在两个生长季的分解动态和硫素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小叶章枯落物的分解模式为快一慢交替的变化模式。残留率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分解480d后小叶章典型草甸枯落物的残留率为70.87%,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枯落物的残留率为66.28%,其二者相应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06117d^-1和0.0006745d^-1,二者的质量损失没有显著差异。二者枯落物中硫素的浓度在分解过程中均呈波动变化,并和干物质残留率存在线性关系,硫素释放模式为:淋溶一固持一释放,C:S是决定其释放模式的主要因素,当C:S降至908.59时小叶章典型草甸枯落物中硫素开始迅速释放,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枯落物硫素开始释放的C:S是1451.41。  相似文献   

8.
袁航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0,27(6):20-24
天然草地枯落物分解所产生的化感作用是一种独特的调控机制和竞争作用。研究比较了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3种建群种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枯落物浸提液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生长指标(出苗率、株高、地上干质量、根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建群种植物均会对苜蓿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且会随着质量分数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长芒草枯落物浸提液及茵陈蒿枯落物浸提液分别对苜蓿幼苗的出苗率和株高的抑制效应最为强烈,且3种枯落物浸提液均会对苜蓿幼苗根干质量产生抑制效应,随着质量分数的降低,抑制效应呈现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向土壤添加单一光皮桦直径为0~1 mm细根(处理1)、1~2 mm细根(处理2)、扁穗牛鞭草草根(处理3)、0~2 mm细根与扁穗牛鞭草草根混合物(处理4)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优势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120 d后,与未加植物根系的对照相比各处理都显著的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其中细根、草根混合处理的微生物总数大于添加单一细根和草根的处理(P<0.05)。真菌在分解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放线菌,最后是细菌。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出参与细根、草根分解初期的主要优势类群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木霉菌属(Trichoderma)、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在培养后期(120 d后)起主要作用的优势类群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8种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在分解过程中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分解120 d后,各处理优势类群的数量显著大于对照(P<0.05)。由此可见,细根、草根的不同处理对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分解阶段发育着不同的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三江平原毛苔草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及有机物组分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动态变化及与有机物各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随着分解的进行,O~10cm埋藏深度下毛苔草枯落物热值呈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最后又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10~20cm埋藏深度下毛苔草枯落物热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分解初期降低速率较大,后期降低缓慢。(2)从分解天数与有机物各组分的相关性来看,0~10cm、10~20cm层枯落物中C、C/N和纤维素与分解天数呈显著负相关性,表明随着分解的进行,枯落物中C、C/N和纤维素含量呈显著减少的趋势;而10~20cm层枯落物中N与分解天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从不同埋藏深度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与有机物各组分含量的相关性来看,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与枯落物中木质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本研究有助于明确沼泽湿地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中能量流动特征,为完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能量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probe into the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itter decomposi tion process in desertified steppe of Ningxia. The litter of L. secalinus , L. bicolor and their mixture were selected using litterbag method of different mesh size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L. secalinus, L. bicolor and their mixture wcere found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t the early stage, and to fluc tuate smoothly at the mediate stage in all three types of meshes, whil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late stage in the three types of meshes. At the stage of 70 d and 210 d.the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in 4-mm-mesh and 2-mm-mesh litterbags were found to follow an order of mixture > L. bicolor L. secalinus. However.that in 0. 01-mm-mesh litterbags were found to follow an order of mixture > L. bicolor > L. secalinus at the stage of 210 d only. At the stage of 140 d.only in 4-mm-mesh litterbags and at the stage of 280 d.in 2-mm-mesh and 0. 01-mm-mesh litterbag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ree treatments litter decomposition process. At the rate of 50% and 95%.the time for decomposition of L. secalinus and their mixture litter was found to increase. whereas that of L. bicolor litter was found to reduce along with the reduced mesh siz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tage of 210 d was an important thresh old for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 of three litter treatments. There were signif 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itter decomposition process in the three litter treatments. The soil faunal distribu tions and related humid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ere the key factors driving the litter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dominant plants in desertified steppe of Ningxia. © 2019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Magazines Agency Co., Ltd.  相似文献   

12.
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研究草地植物功能性状对长期放牧干扰的响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北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为例,研究优势植物赖草(Leymus secalinus)功能性状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显著降低了赖草株高等形态结构性状以及茎叶比等生产力性状(P<0.05),中度放牧与不放牧的差异最小;整株干重(地上部分)的变异系数(52.92%)和可塑性指数(93.17%)最大;生产力性状、光合生理性状和化学计量3类性状内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茎氮磷比等性状是赖草响应放牧干扰的主要功能性状。本研究表明,中度放牧下,赖草具有补偿性生长的能力,矮化型变特征和非对称性响应机制是赖草在放牧干扰下的主要适应方式。  相似文献   

13.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在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地生态恢复初期,分别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杯腺柳(Salix cupularis)的伴生草种,探究三种高原牧草在杯腺柳不同微位置(冠幅中心、冠幅半径中点和冠幅外缘)下对其凋落叶早期分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伴生下,各微位置的杯腺柳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均最高(P<0.05),且50%和95%分解时间均最短;垂穗披碱草伴生下,凋落叶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变化更剧烈,且在分解第19个月时,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两种草本伴生(P<0.05);微位置对凋落叶总氮、木质素含量、C/N和木质素/N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以杯腺柳为先锋种的高寒沙化地中,垂穗披碱草种植在杯腺柳冠幅下可使杯腺柳凋落叶分解更快,更有利于区域沙化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4.
6-BA引发对赖草种子萌发、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的强休眠特性使其发芽率很低,严重制约了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enzyl adenine,6-BA)对赖草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引发处理,通过研究其萌发能力、贮藏物质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其休眠的原因及6-BA引发对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破除种子休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0 mg·L-1的6-BA引发36 h,赖草种子的发芽率最大,为51.03%,是清水引发处理的2.51倍。测定引发36 h赖草种子的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显示,6-BA浓度为120 mg·L-1引发的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最大,淀粉含量最低。60 mg·L-1的6-BA引发种子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最大,且赤霉素含量也最高。综上所述,60 mg·L-1、120 mg·L-1的6-BA引发36 h大大活化了种子的内源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酶系活化,促使贮藏物质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使赖草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大。因此,可利用60 mg·L-1和120 mg·L-1的6-BA引发36 h的方法进行赖草种子休眠的破除。  相似文献   

15.
晋北盐碱化草地群落斑块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晋北盐碱化草地8个不同的草地群落斑块的优势度、多样性、群落相似系数及土壤性质等特征进行研究,揭示草地群落斑块在演替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对草地植被恢复与盐碱化草地治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8个群落斑块的物种组成和优势度差异比较明显,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斑块Ⅱ、Ⅲ和Ⅰ、Ⅳ、Ⅴ、Ⅵ、Ⅶ、Ⅷ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Pielou均匀性系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斑块Ⅱ、Ⅲ和Ⅵ、Ⅶ、Ⅷ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斑块Ⅶ和Ⅷ、Ⅵ和Ⅶ、Ⅳ和Ⅴ群落相似系数最大,分别为0.956 7,0.929 7,0.903 4。8个群落斑块分为2类,其中斑块Ⅰ、Ⅱ、Ⅲ为一类,主要表现为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和碱化度比较小,植被特征主要是以较高大的赖草为优势物种,随着土壤的旱化,一些不耐旱的种群在群落中消退,比较耐旱的赖草在此类斑块中占据优势,形成以赖草为优势种的斑块;其他斑块为另一类,植被特征主要是以比较低矮的委陵菜和麻黄为主。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呼伦贝尔5种不同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各类菌群数量分布在5种草地中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但不同菌群数量及区系组成在各草地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数量在5种草地中依次为:羊草>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线叶菊>大针茅,真菌数量依次为:线叶菊>克氏针茅>羊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放线菌数量依次为:克氏针茅>羊草>线叶菊>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在不同草地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显著高于其他草地类型(P<0.05),其中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较低。研究还表明,各草地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表层土壤(0~10cm)酶活性大于下层土壤(10~20cm)酶活性,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脲酶活性以克氏针茅草原最高,且与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差异显著;而土壤磷酸酶活性则为羊草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从回归分析得出的2个方程可知,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土壤含水量、细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则随着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凋落物分解是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其分解与初始化学组成(内因)和土壤环境(外因)等因素有关。氮(N)、磷(P)作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影响生命活动的很多过程,是凋落物分解中内因和外因的重要调控因素。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中羊草、糙隐子草和披针叶黄华3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分解法,研究氮磷养分添加在内因和外因方面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落物分解过程受物种内在因素和土壤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提高凋落物分解速率上,养分添加在外因方面作用大于内因方面;2)外因方面,氮磷养分添加显著促进3种凋落物分解;内因方面,对糙隐子草和披针叶黄华有促进作用,而对羊草则表现为抑制作用;3)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P元素的释放与凋落物初始N、P含量和土壤中N、P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氮磷养分差异是影响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主导因素,今后研究应更多关注外在因素变化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羊草草原退化程度判定的植物群落学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对象为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境内的羊草草原,以植物群落为特征,应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划分出了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并且对区分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植被指标选择做了初步的尝试,为牧民合理利用当地家庭牧场提供决策依据。聚类结果为从对照区(冬季打草场)出发到居民点附近存在三段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依次为0~1700m、1700~2700m和2700~4100m范围内的区域;通过测定生长盛期主要伴生植物种糙隐子草、星毛委陵菜及群落建群种羊草的地上现存量这3项敏感的植被指标,可以实现羊草草原退化程度的定量判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对于预测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揭示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野外凋落物网袋分解法,设置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不同混合比例的叶凋落物处理,在分解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后取出测定凋落物剩余量及碳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单独紫花苜蓿凋落物的分解和碳、氮释放量均高于无芒雀麦凋落物单独分解,混合凋落物剩余率介于两种单一凋落物分解剩余率之间;混合凋落物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凋落物比例为1:3的组合表现为显著的协同效应,其他组合为加和效应;凋落物剩余率及碳氮元素的剩余率与其初始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初始碳氮比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凋落物混合分解效应与其组合比例密切相关,在豆禾凋落物适宜比例下混合凋落物分解可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土壤与植被的RD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质量变劣是沙化的本质, 核心内容为土壤物质流失, 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退化, 以及土体构型的变化。弃耕前土壤沙化程度和性质对弃耕地植被恢复进程、演替方向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认识弃耕恢复草地不同覆沙厚度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研究弃耕恢复草地随地表覆沙厚度在空间上的连续变化,植被分布及其多样性变化与主要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覆沙厚度的增加植被由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向苦豆子群落转变;达乌里胡枝子的重要值由0.334降低到0.104,苦豆子的重要值由0增加到0.404。2)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从0.32增加到0.79,丰富度指数从0.13增加到0.40,均匀度指数从0.11增加到0.22。3)对弃耕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分别为碳酸钙和全盐(0~10 cm)、碳酸钙(10~40 cm)。表层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变化表征了地带性灰钙土的沙化程度和退化阶段,弃耕恢复草地当前植物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还是特定土壤退化状态约束下物种随机扩散竞争的适应性结果,覆沙厚度所决定的表层土壤环境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是主要的决定因子,土壤养分对植被的直接作用尚未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