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基于农药减量下植保无人机施药对水稻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长兴县2017年开展了大面积水稻病虫害植保无人机施药试点,并进行了减少农药使用量20%和助剂应用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农药使用量减少20%时,无人机施药防治效果下降,添加助剂具有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接近常规用药量。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试点取得了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用植保无人机设备不断发展和飞防技术日益进步,无人机在茶园防治病虫害中逐渐得到尝试应用。本文对山东日照茶区应用无人机飞防试点进行了系统总结,介绍了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所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有关建议,为推广应用无人机飞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施药工具,以作业高效安全、节水省药环保等特点于近几年迅速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本综述重点对我国植保无人机的施药发展现状、近年来江苏农垦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情况和植保无人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植保无人机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植保无人机对棉花害虫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于2017年进行了大疆MG-1型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和人工电动喷雾器大容量喷雾两种不同施药方式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用药量条件下施药后3 d、7 d的防治效果,对棉叶蝉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3.95%、93.21%,电动喷雾器分别为81.03%、89.94%;对棉花烟粉虱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9.25%、90.45%,电动喷雾器分别为90.10%、91.37%;对棉蚜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5.17%、89.72%,电动喷雾器分别为84.11%、88.07%;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是电动喷雾器的25倍,施药工资费用降低60%,防治费用成本低37.5%;植保无人机具有防治效果好、省工、省力、节约用水量、对棉花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是近年来新兴的植保机械,其作业高效,作业成本低廉,适应性强,可跨区域作业并且极大地减少了作业过程中与农药的接触。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逐渐成熟,机翼旋转的下洗气流有利于在施药过程中增加药液的穿透性,并且在作业过程中不会发生对作物的碾压情况,很适宜在夏大豆生长中后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结合当前国内外植保喷雾技术研究现状,在基础机型的田间试验后,对植保无人机进行运动理论分析和药箱内部流体的仿真测试,提出一种稳定的植保无人机机架结构,并对重要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Solid Works Simulation对零件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模型,使机架平台结构变得更加稳定,设计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相似文献   

6.
棉花脱叶剂的植保无人机喷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植保无人机低空施药是一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施药技术,采用无人机施药不仅能明显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且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依据作业对象精准变量施药,降低农药用药量,减少农药残留。目前我国棉花生产过程存在机械化水平低、规模化进程慢等问题,在棉田引入和推广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棉花  相似文献   

7.
以甬优12为材料,进行了水稻白叶枯病不同器械施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相同药剂和药量(20%噻唑锌悬浮剂125 mL/667 m2),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对白叶枯病的防效达84.36%,极显著优于用担架式喷雾机或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器施药,且安全性好。植保无人机施药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文章小结和讨论了无人机飞防白叶枯病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喷施与人工喷施棉花脱叶剂效果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在棉田喷施噻苯隆·敌草隆,比较无人机喷施和人工喷施2种不同的施药方式对脱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按照90 g·hm-2、135 g·hm-2、180 g·hm-2喷施噻苯隆·敌草隆,施药后5 d,对棉花的脱叶药效显著低于同等剂量的人工喷雾处理,但施药后10~20 d,无人机喷雾处理脱叶药效逐渐提高,直至与人工喷雾处理无显著差异;无人机喷雾处理的吐絮药效也与同等剂量的人工喷雾处理相当;无人机喷雾处理对棉花产量主要因子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无明显不利影响。因此,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噻苯隆·敌草隆可以达到理想的脱叶、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酉阳自治县茶园病虫害管理现状的深入调研,明确了该县主要茶园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分布、绿色防控技术及化学农药使用现状,发现了该县目前在茶园病虫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茶园病虫害用药标准、做好茶树公共植保服务、建立茶园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在荔枝病虫害防控中的高效应用,研究了油动六旋翼植保无人机的飞行高度(5、6、8 m)和飞行速度(2.8、3.4 m/s)对雾滴在荔枝冠层的沉积分布及穿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飞行高度对雾滴在荔枝冠层的沉积分布及穿透性影响显著,飞行高度为5 m和6 m时雾滴在荔枝冠层分布及穿透性较好,飞行高度为8 m效果较差。飞行高度为5 m时:飞行速度的变化对雾滴在荔枝冠层分布影响不显著,而对穿透性影响显著,飞行速度2.8 m/s的穿透性显著好于3.4 m/s;飞行高度为6 m时:飞行速度2.8 m/s雾滴在荔枝冠层分布和穿透性均显著好于3.4 m/s;飞行速度为2.8 m/s时:飞行高度6 m雾滴在荔枝冠层分布和穿透性均显著好于5 m。油动六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均对雾滴在荔枝冠层沉积分布和穿透性有显著影响,此种机型对荔枝树进行植保作业最佳施药参数为飞行高度6 m、飞行速度2.8 m/s。  相似文献   

11.
雾滴分布特征影响作物上喷雾的施药效果,而喷施参数是影响植保无人机雾滴分布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揭示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等喷施参数对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在高大乔木橡胶树林段中分布的影响,以成龄‘热研7-20-59’胶林为试验地,分别设置18.75、37.50、75.00、90.00、105.00 L/hm2施药量,70、100、150、250 μm雾滴粒径,采用5点采样法在6个高度上测量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雾滴谱宽度、雾滴覆盖密度、雾滴分布均匀度等主要作业质量技术指标数据,结合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四旋翼无人机的最佳喷施参数。结果表明,随施药量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下降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显著增加;施药量在75 L/hm2及以上时满足最低施药雾滴覆盖密度的要求。随着雾滴粒径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上升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无显著差异,雾滴粒径100 μm的水平分布均匀度最优。不同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的雾滴在橡胶林垂直方向的分布均匀度一致,穿透性良好。本研究筛选出施药量75 L/hm2和喷雾粒径100 μm的最佳喷施参数,在橡胶树白粉病最佳防治时期使用咪鲜胺(EW)和戊唑醇(SC)复配药剂进行田间飞防试验,效果优异,2块试验地的防效分别为65.7%和82.9%。本研究提供了一组橡胶树白粉病防治的四旋翼无人机施药参数,为植保无人机在橡胶林病虫害防治作业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比较了植保无人机与背负式喷雾器喷施虫螨腈(Chlorfenapyr)防治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田间防效、农药残留动态和作业效率。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喷雾器在施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3.3%和84.5%,两者防效相当;两种喷施方式下虫螨腈在鲜叶中消解动态无差异,半衰期分别为3.9 d和4.2 d;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是背负式喷雾器的14.1倍。植保无人机喷施虫螨腈防治小绿叶蝉防效良好,且安全省力。  相似文献   

13.
P20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优化及其施药对棉蚜防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适合麦盖提垦区防治棉田蚜虫的高效技术,以P20植保无人机、常规机力牵引式喷雾机的2种喷施方式以及不同药剂剂型(超低容量剂和乳油)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药方式及农药剂型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P20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为3 m、飞行速度为5 m·s-1时施药,对棉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棉花安全,无药害。吡虫啉超低容量剂的防效大于吡虫啉乳油,高剂量的吡虫啉超低容量剂处理防效高于低剂量;机力牵引式喷杆喷雾机施药效果好于无人机喷药防效。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施药液量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丰3WQF120-12型植保无人机喷施540 g·L-1“棉海”悬浮剂和40%(质量分数)乙烯利水剂,设计不同施药液量处理,研究植保无人机不同施药液量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第1次施药后5~7 d,不同无人机处理的脱叶率随施药液量提高而上升,施药液量为22.5 L·hm-2时脱叶效果最佳;(2)从第2次药后13 d(第1次药后20 d)的脱叶效果来看,第2次施药液量为22.5 L·hm-2时脱叶效果最好,脱叶率在92.70%~97.02%,脱叶效果优于第2次施药量为15 L·hm-2和18 L·hm-2的处理;(3)植保无人机采用3种施药量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可为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施药液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植保无人飞机在茶园应用的可行性,在茶园测试了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沉积分布、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防治效果,以及6种农药在茶叶中残留量。结果表明,供试的无人飞机喷雾喷头、飞防助剂对无人飞机喷雾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不显著。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大小、雾滴密度、沉积量等均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但无人飞机施药的均匀性较差。常规用水量下,其药液沉积量的变异系数是常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2.40倍。相同用药量、常规用水量下,无人飞机喷施虫螨腈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相当。但当无人飞机作业用药量减少25%后,防效显著降低,仅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的58.70%。相同用药量、常规用水量下,无人飞机喷施虫螨腈、溴氰菊酯、茚虫威等6种化学农药后7 d,干茶中的农药残留量是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1.20~2.44倍。鉴于无人飞机施药可显著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茶园中推广、应用无人飞机施药应需谨慎。  相似文献   

16.
浅谈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在逐渐扩大,在生产作业环节中对植保机械的安全性、效率性也会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农用植保无人机更适合在大面积农作物以及地形相对复杂的区域进行作业。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示范推广,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概述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特点,浅析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我国国内的应用现状以及在推广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8月1~3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湖北省举办了“全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来自福建、浙江、安徽、陕西等省和基点县(市)的植保技术骨干共计30余人参加了培训。期间,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导韩宝瑜教授作了“绿色植保”基本理论和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新技术专题讲座;之后,学员们参观了湖北省英山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翟宏伟 《北方水稻》2020,50(2):38-41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患病严重的地块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稳产与高产。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水稻稻瘟病是一项新技术,防治中作业效率高,突击能力强,不受作物长势限制,有利于后期作业,具有地面机械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植保无人机防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研究,比较其与人工防治效果的差异,为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水稻病虫害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飞防技术现状及在我国棉田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概述了目前我国无人机飞防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机遇,对我国无人机在农业领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对我国棉田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强无人机飞防制剂和助剂的研发、飞防技术标准和配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专业飞防服务团队的组建等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棉田无人机植保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0日,海峡两岸有机茶园生态建设与管理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据了解,此次论坛以发展智慧农业为理念,利用无人机植保飞防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农业部2015年提出的"药肥双减计划",为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建设提供了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加强有机茶园生态建设,进一步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探索茶产业品牌新模式"等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