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昆虫体内的共生微生物是一大类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一些小型原生生物,它们广泛分布于昆虫体内,具有参与昆虫体内合成氨基酸、维生素等小分子营养物质,分解纤维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以及降解杀虫剂和植物次生代谢物等作用。此外,也能间接调控宿主生物的免疫系统,从而阻断病原体的复制和传播。因此,在害虫防治和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该文综述昆虫共生微生物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生物学功能、与宿主的作用机制、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适应机制以及在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及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于多数植物病毒而言,其在田间的自然扩散主要依赖昆虫等介体生物,而媒介昆虫的垂直传播是植物病毒长期存在并发生的重要原因。对媒介昆虫垂直传播病毒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未来开发高效低毒农药奠定基础,更可为植物病毒与昆虫的互作和病毒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新的视野及角度。媒介昆虫在植物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在近几年被广泛研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病毒在昆虫体内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包括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方式、植物病毒在昆虫体内的垂直传播方式以及虫媒病毒垂直传播的可能机制等。在整个垂直传播的过程中,植物病毒的衣壳蛋白、磷蛋白和媒介昆虫唐氏综合症细胞黏附分子、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热激蛋白以及卵黄原蛋白,甚至共生菌都有参与。最后,基于媒介昆虫和植物病毒的关系对未来植物病毒病的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核多角体病毒入侵棉铃虫中肠细胞及其增殖和释放,经口接种后30min,有许多病毒粒子进入中肠后部柱状细胞的微绒毛间隙处,且以其粒子的一端与微绒毛接触并吸附在微绒毛表面上,接种后1h,病毒粒子的囊膜与微绒毛的质膜以顶端对顶端、顶端对侧面发生融合,仅以核衣壳侵入细胞内,然后又继续移至微绒毛底部,从而进入中肠细胞内,此外,还发现有的病毒粒子直接与柱状细胞的质膜融合,侵入中肠细胞,在中肠细胞内增殖的病毒极少观察到被囊膜包住。  相似文献   

4.
传播植物病毒的介体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礼 《植物保护》1984,10(4):15-16
植物病毒主要靠接触、种子、和介体三种途径传播,其中介体传播最为重要。传毒介体除昆虫、螨类外,还有所谓“土传”中的线虫和低等真菌。菟丝子也可算是“植物介体”,但从它桥接过程看仍脱离不了接触传播范畴。这些介体中,昆虫是最主要的。 介体的传毒特性还常分为三种类型。1.非持久性传播。其特点是只需数秒钟的采食便可获得病毒,病毒只机械地沾附在口器表面,不进入介体体内,所以不存在在介体内潜育的问题,只需几秒钟便能完成传毒过程;若得不到传毒机会,病毒在数小时内就会自然死亡,脱皮也能失去病毒。饲毒前禁食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5-1参于SRBSDV在介体白背飞虱体内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原核表达蛋白制备SRBSD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5-1的多克隆抗体,并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以注射法将来源于P5-1基因的dsRNA(ds P5-1)注入获毒1 d的白背飞虱体内,5 d后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ds P5-1对SRBSDV在白背飞虱体内增殖的影响,同时以注射来源于GFP基因的dsRNA(ds GFP)为对照。结果显示,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标记分别检测到SRBSDV侵染水稻和白背飞虱表达的P5-1蛋白,表明所制备的P5-1抗体具有特异性。ds GFP处理的对照组白背飞虱带毒率高达81%,而ds P5-1处理的白背飞虱带毒率仅为21%,且P5-1蛋白的表达和SRBSDV在昆虫体内的增殖均受到抑制。表明P5-1蛋白是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的关键因子,可作为阻断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的理想靶标。  相似文献   

6.
病毒杀虫剂--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活体微生物杀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病毒?病毒是生物家族中一个特殊成员,它界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说它是生物是因为它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生命特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但它有别于细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也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自己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了宿主细胞,它就停止了所有活动,甚至可以制成蛋白质结晶,完全变成一种非生命体。而一遇到宿主,侵入、脱壳、生物合成,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其过程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TC-100昆虫细胞培养液中将血清用量从常用的10%降至5%,感染后换用的培养液血清用量进一步降至1%,对昆虫细胞sf9生长、杆状病毒AcNPV增殖没有影响。在换用的培养液中添加1%TPB可以提高病毒产量,多角体产量增加32.3%,游离病毒粒子的滴度提高20.9%。  相似文献   

8.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基本特性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EoNPV属昆虫杆状病毒属A亚组,单粒包埋型。其病毒粒子平均大小62×220nm,具有特异的肽谱、DNA内切酶谱和血清学反应特性。在动物机体及离体细胞中均未显示对非宿主昆虫和人畜的致病能力和遗传诱变效应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EoNPV对其宿主昆虫茶尺蠖有较强的毒力和较好的防效。茶尺蠖人工饲养及EoNPV人工增殖技术的建立,及具有光保护作用的EoNPV杀虫剂剂型的成功筛选,为EoNPV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EoNPV作为茶尺蠖的生物控制剂,应用于茶园是有效、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吕鸿声著,科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16开本,ⅩⅢ 465页,图版ⅩⅩⅩⅧ。定价精装6.50元。本书是在作者经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总结了国内外昆虫病毒研究的成就,吸取了近年国外有关著作的优点,编著而成的昆虫病毒学第一本中文专著。这是一本内容全面而丰富的著作。全书共分二十章,涉及了有关昆虫病毒学的各个主要方面,并以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来探讨与处理有关的问题与材料。各章内容如下:一、导论,二、术语与概念,三、核型多角体病毒,四、颗粒体病毒,五、其他DNA昆虫病毒,六、质型多角体病毒,七、家蚕空头性软化病病毒,八、其他RNA昆虫病毒,九、昆虫病毒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十、昆虫病毒的潜伏性感染问题,十一、昆虫生理状态与其对病毒的感受性,十二、昆虫病毒的增殖,十三、病毒增殖与宿主昆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植物病毒病频发,严重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绝大多数植物病毒依赖媒介昆虫进行传播,而传播的关键是病毒如何突破昆虫的肠屏障、唾液腺屏障和卵屏障等多个生物屏障。植物病毒一方面利用其外壳蛋白或非结构蛋白突破媒介昆虫的中肠屏障和唾液腺屏障;另一方面则与昆虫体内卵黄原蛋白、共生菌以及精子表面蛋白发生特异性互作,促进病毒跨越卵障碍,最终实现病毒在昆虫体内复制。此外,植物病毒还能通过侵染寄主植物影响其防御性状,间接改变媒介昆虫生理及其行为反应,促进病毒在植物间的传播。该研究对植物病毒突破昆虫生物屏障的分子机制,以及植物病毒-植物-媒介昆虫互作对于病毒传播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阻断病毒传播的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 NPV)是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两种重要生物防治因子。中红侧沟茧蜂传播NPV对于利用二者协同防治棉铃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了给中红侧沟茧蜂饲喂含病毒蜂蜜水、体表喷洒病毒液、中红侧沟茧蜂在染毒宿主体内产卵、从染毒宿主体内发育、蜂茧浸泡病毒5种带毒方式的传播病毒效率,以及饲喂带病毒蜂蜜水方式下的传播机制。结果表明,饲喂带病毒蜂蜜水和体表喷洒病毒时中红侧沟茧蜂传毒率较高,在连续传毒的3 d内传毒效率分别为15.1%、9.1%~9.3%、2.4%~4%,其他3种方式传毒效率较低。在田间防治时可以利用中红侧沟茧蜂的传毒作用采用病毒与寄生峰的协同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白兴月 《植物检疫》1993,7(2):126-127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从一个寄主个体(一株树、一段圆木等)向另一寄主个体的转移依赖昆虫介体。至今发现有24种昆虫可携带松材线虫,已证实其中有6种天牛可通过下述方式传播松材线虫萎蔫病:从病死树中羽化出的天牛感染松材线虫,在补充营养取食和产卵时  相似文献   

13.
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Mabr NPV)是甘蓝夜蛾最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影响Mabr NPV在甘蓝夜蛾体内增殖的主要因子及因子的主次顺序,确定互作因子并筛选病毒增殖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Mabr NPV产量的因子及互作因子主次顺序为C(饲毒虫日龄)C×D(饲毒虫日龄与收毒时间互作)B×C(饲毒剂量与饲毒虫日龄互作)B×D(饲毒剂量与收毒时间互作)B(饲毒剂量)D(收毒时间)A(温度)。明确因子C对病毒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因子C和D存在互作且对产量有显著影响。确定Mabr NPV增殖生产的最佳条件为25℃下、以500 PIB/虫的剂量饲喂12日龄幼虫,9 d后提取病毒,平均单虫病毒产量为1.921×109 PIB,幼虫孵化到收集幼虫提取病毒的生产周期为21 d,病毒增殖3.842×106倍。  相似文献   

14.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特异性感染节肢动物的环状双链DNA病毒,是野外控制害虫种群的重要生物因子,并已被开发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加以应用。杆状病毒感染昆虫宿主并不一定导致昆虫死亡,其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在昆虫种群中普遍存在,且在某些刺激条件下,持续感染可被激活为增殖性感染并引发病毒流行病爆发。因此,杆状病毒持续感染对昆虫种群动力学以及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昆虫在某些发育阶段可感染不同种类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共生物在宿主生长、繁殖、适应环境及进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发现,昆虫体内的不同共生微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是相互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联系。本文以共生细菌为重点,综述了最近10多年来有关不同种共生细菌之间的关系,及共生细菌与其他昆虫相关微生物(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及昆虫共生真菌)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回顾了不同细菌在昆虫体内的共存和对宿主功能上的协作,昆虫中已经发生或可能正在发生的细菌取代,以及共生细菌对宿主的病原物敏感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各种生物学技术大量应用于共生细菌研究的背景下此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蚜虫能够传播上百种植物病毒,是最重要的农业介体昆虫之一。蚜虫在刺探和取食植物过程中,唾液组分会连同附着在口针中的病毒粒子一同被分泌进入植物内,在调节植物诱导抗性、病毒侵染扩散、介体昆虫行为等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蚜虫传播病毒和获取病毒2个关键过程,总结分析了蚜虫独特的刺吸取食行为与传毒效率和获毒效率之间的联系;针对取食活动中关键的唾液蛋白在调控植物免疫抗性、帮助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阐述了蚜虫高效传播非持久病毒的分子基础;针对蚜虫的获毒过程,综述了病毒侵染植物间接调控蚜虫趋向和行为的作用方式。这些研究的开展将为解释蚜虫和病毒协同侵染的分子机制以及有效开展基于蚜虫取食行为调控的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昆虫微孢子虫对小菜蛾的致病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是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常见的重要害虫。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小菜蛾对各种杀虫剂的抗性和交互抗性不断增强 ,甚至对生物农药Bt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1] 。微孢子虫 (Microsporidia)为专性寄生的原生动物 ,被宿主吞食后可在其体内增殖 ,并可经卵引发昆虫疫病的流行 ,是一类极具潜力的生物杀虫剂资源。微孢子虫对宿主昆虫感染有一定的特异性 ,但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 ,对宿主昆虫的感染能力也可发生变化[2 ] 。自然界中 ,一种宿主昆虫往往可受若干种微孢子虫感染[3 ] ,但病原性相差很远。本研究根据微…  相似文献   

18.
微孢子虫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原生动物,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它对环境安全,能垂直传递,可持续控制害虫。本文介绍了昆虫微孢子虫的分类、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大量增殖及其防治农业害虫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病毒从一株植物到另一株植物的传播有许多途径,如:机械传播、嫁接和芽接,此外,真菌、类菌原质体和其它微生物也可以把植物病毒从一个寄主传到另一个寄主。然而上述这些途径、大多数是关于病毒的水平传播,一般只涉及植物的同一代;但是病毒不仅可以跨过地理的距离在同一代的作物间  相似文献   

20.
昆虫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与其体内的共生菌建立了密切的互利共生关系。昆虫内共生菌不仅能调控宿主昆虫的营养代谢和生殖代谢,还能协助昆虫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提高昆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及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等。因此,内共生菌是宿主昆虫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共生菌在宿主昆虫和寄主植物中的原位功能不断被挖掘,通过对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模型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昆虫内共生菌与昆虫、植物的互作机理,加深对昆虫适应性机制的理解并推进新型害虫防控和靶标技术的研发。本文就昆虫内共生菌的起源、特点、分布和传递,昆虫内共生菌在昆虫-植物-环境互作中的作用,以及昆虫内共生菌研究的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昆虫内共生菌介导的防御效应及昆虫适应性机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