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斯坦奶牛是我国饲养的主要奶牛品种。研究荷斯坦奶牛乳腺发育的生理、病理对于奶牛育种和保障奶牛健康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进行荷斯坦奶牛的乳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形态学研究,可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本研究在形态学方面对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种植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利用胰蛋白酶差时消化法分离、纯化上皮细胞。结果:成功培养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呈典型上皮细胞形态,细胞之间排列紧密,呈鹅卵石铺路样,形态均一,多角形的单层聚集。通过荧光免疫细胞染色方法对细胞骨架蛋白-角蛋白18进行鉴定,呈现阳性反应。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旺盛,经25次以上传代后长势仍然良好。结论:采用组织块种植法结合胰酶差时消化法成功获得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从荷斯坦奶牛乳房无菌采取乳腺组织,通过不同的方法分离、培养、纯化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效果.结果表明:组织块接种、0.25%的胰酶和100 u/mL透明质酸酶的混合液37℃消化组织块3 h.可以得到大量细胞用于原代培养.在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液,在培养液中添加10%的胎牛血清、100μg/mL的双抗、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转铁蛋白、硒酸钠等,组成的完全培养液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良好.上皮细胞显微结构显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舍有不同的细胞类型,大多数上皮细胞呈多角形,细胞之间连接成片,细胞界限明显,部分细胞界限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和探究乳腺组织冻存方法,选用24月龄无泌乳史荷斯坦奶牛,采用组织块种植法,通过侧置和倒置两种方式,分别从新鲜和冻存(8个月)的乳腺组织中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结果表明,侧置处理能使乳腺细胞爬出时间缩短1~2d,并改善组织块贴壁速度和效果;回收于前次培养后的乳腺组织块再分离培养,贴壁第2天即有乳腺上皮细胞爬出;一步冷冻(-80℃)液氮保存较大奶牛乳腺组织块,冻存液A(FBS∶DMSO∶DMEM/F12=7∶2∶1)冻存的组织块存活率为50%,冻存液B(FBS∶DMEM/F12∶DMSO∶HEPES/丙酮酸钠贮存液=10∶7∶2∶1)冻存的组织块存活率为56%。可见,作者建立的侧置处理法和组织块回收法可以用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可以缩短组织块种植法实验周期,冻存液中加入缓冲液HEPES/丙酮酸钠后有利于组织块生物活性保持。  相似文献   

5.
荷斯坦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和完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采用组织培养和胶原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进行了原代分离培养,经胰酶差时消化进行纯化,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所采用的方法可高效获得呈铺路石样的上皮细胞,角蛋白表达呈阳性,第2~8代的传代细胞在形态特征和增殖状态上保持着与原代细胞相近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否黏附和侵袭乳腺上皮细胞可能是其导致乳房炎的致病机理之一。本试验从荷斯坦奶牛乳腺中分离纯化乳腺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纯化细胞为乳腺上皮细胞。采用从临床乳房炎病例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攻击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以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DH5a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发现,肺炎克雷伯氏菌能够黏附乳腺上皮细胞,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达到饱和黏附后,不再增加。肺炎克雷伯氏菌能够侵入乳腺上皮细胞,且其活力未受到明显影响,但侵入细菌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说明一定数量的细菌能够侵入乳腺上皮细胞。肺炎克雷伯氏菌黏附和侵入乳腺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保持活力,可能是临床肺炎克雷伯氏菌导致的乳房炎难于治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体外培养纯化出稳定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试验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取妊娠后期或泌乳期的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分离乳腺腺泡,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细胞,应用差时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别纯化出来,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细胞的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多为多角形,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晰可见,多呈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生长,并可分泌乳滴,角蛋白-18反应阳性,波形蛋白反应阴性;纯化的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多为长梭形,呈旋涡状或放射状生长,角蛋白-18反应阴性,波形蛋白反应阳性;经纯化后2种细胞的纯度均可达95%以上,可满足后续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荷斯坦奶牛乳腺发育中乳糖的变化规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荷斯坦奶牛乳腺发育中乳糖的含量.结果:围产期,乳腺中才出现可检测到的乳糖;泌乳期乳糖含量增高,泌乳140d达到峰值;退化期乳腺乳糖含量迅速降低,退化30d含量很少.结论:不同生理时期,荷斯坦奶牛乳腺中的乳糖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MECs)及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分离培养体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分别无菌采集健康妊娠后期昆明鼠及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采用改良混合酶消化结合差速贴壁法分离原代MMECs及BMECs,并进行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鉴定;通过细胞形态跟踪观察评价传代、冻存和复苏后MMECs及BMECs生物学特性;连续培养及细胞计数绘制MMECs及BMECs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从小鼠和奶牛乳腺组织分离的目的细胞,经角蛋白18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MMECs及BMECs;汇合的单层MMECs多角形,呈铺路石样外观,BMECs呈鹅卵石样;MMECs在传至第2代时细胞特有形状消失,而BMECs传至第9代时仍保持其鹅卵石样外观;MMECs只能复苏冻存原代细胞,传代BMECs均可冻存和复苏。采用改良混合酶消化结合差速贴壁法可获得高纯度的MMECs和BMECs,两种细胞在生长培养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荷斯坦奶牛乳腺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试验采用油红O染色法对第5代乳腺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情况进行鉴定,采用RT-PCR技术对诱导后的乳腺干细胞进行基因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乳腺干细胞经成脂诱导后,细胞中出现油滴,经油红O染色呈阳性;诱导后脂肪细胞标记性基因LPL和PPARG呈阳性表达。说明荷斯坦奶牛乳腺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成脂肪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