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且是产油量最高的经济作物之一[1].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增长、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及进口油料的冲击,油菜生产效益低,直接影响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2].油菜两用油菜品种是指在油菜蕾薹期采摘主薹或者侧薹作为蔬菜,油菜籽成熟后收籽榨油的油菜品种,既可有效提高菜籽产量,又增加蔬菜经济收益.油菜两用品种应具备感温性弱、生物产量高、口感佳、品质好等特点,推广油菜两用油菜品种,可显著提高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适宜摘薹时期、合适的摘薹高度和合理摘薹可增加籽粒产量[3~5].近年来,广西地区多个科研团队对油菜进行引种试验,筛选出德油早一号、早熟 6号、FD105和黔杂 J102等适宜在广西地区栽培的油菜品种,对广西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10].但是,有关广西地区油菜两用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鲜有报道.笔者通过引进油菜两用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油菜两用油菜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优质油菜两用新品种在广西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档蔬菜新宠——西兰花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兰花薹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型蔬菜品种,是西兰花与芥兰杂交的杂交种。西兰花薹食用器官是花薹,它既具有芥兰般对高温的适应性、分枝性和口感等特征,也具有西兰花的风味,口感更是优于西兰花。西兰花薹是国内外高档蔬菜新宠,也是种植业效益显著的划时代品种。  相似文献   

3.
汤兰 《西南园艺》2014,(4):20-21,27
2013年,在重庆市垫江县开展了双低油菜品种对比及“一种双收”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一种双收”对油菜产量影响不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摘薹的8个处理除鼎油杂3号以外,其余7个品种均比对照油研10号收益高,其中先油188收益最高,折合每hm^2收益21378.0元。在具体操作中,“一种双收”应选用冬性较弱,抗病虫,生育期中熟偏早,苗薹期营养生长旺,易早发,摘薹后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强,菜薹食用无苦涩味、营养价值高,油菜籽产量高的油薹兼用型“双低”优质油菜良种;增施薹肥,促分枝早生快发;适时适度摘薹,当菜薹抽出20~25cm高度摘薹10~15cm,基部留足10cm以上以便分枝,早抽薹的早摘,迟抽薹的迟摘,切忌大小薹一起摘而影响菜薹和油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4.
油绿70天菜心为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丰产、中晚熟油青菜心新品种。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整齐一致,薹色油绿,商品性好,品质优,符合市销和出口要求,品比试验表明产量较对照香港70天油青菜心增产20 %以上,丰产性好,近年来在生产上进行试种,反应良好,广泛受到欢迎。一、主要特征特性油绿70天菜心生长势强,株形紧凑,株高37 cm,基叶长卵形,绿色,长28.6 cm,宽11.1 cm,叶柄长10.8 cm;薹叶少,椭圆形,外形美观,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主薹高25~27 cm,横径1.5~2 cm,质量45~60 g。中晚熟,播种至初收40~45 d,可延续采收10~15 d。抽薹…  相似文献   

5.
三个特菜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菜薹冬菜薹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由地方品种中选出的适合长江以北地区秋冬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的紫菜薹品种。特征特性浅根系,再生力强。基生叶椭圆至卵圆形,绿色,叶脉叶柄均为紫色。花薹近圆形,紫色,长30~40cm,横径1~1.5cm。腋芽萌发力强,每株有侧薹7~8条,薹色鲜艳,无腊粉;管理得当时,还可以产生许多孙薹。花薹叶少,叶细小,倒卵形或披针形,绕薹而生。花薹品质好,植株抗病,较耐寒。667m2产2000kg左右。栽培要点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阳畦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定植,每667m2苗床播…  相似文献   

6.
2011-2012年在武汉对引进的14个油菜品种进行了田间展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摘薹栽培比非摘薹栽培平均增产达26.34%,其中华油杂62和中油112菜薹品质好、菜籽产量高,可作为一菜两用品种进行推广;华油杂12、1818、圣光77和希望528菜籽产量高,可作为配套栽培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1特征特性
  五彩红薹四号为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丰产、抗病的杂交一代红菜薹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至采收7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抗霜霉病、病毒病,耐软腐病。菜薹紫红色、有蜡粉,薹形匀直。薹叶披针形、叶柄短,薹叶比适宜,口感嫩甜,商品性好。侧薹萌发能力强、多而齐,每薹鲜质量50 g左右,667 m2产量约2000 kg。该品种商品性和丰产性良好,是目前长江流域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麒麟仔(芥蓝薹)是一种介于西兰花薹和芥蓝之间的类型品种,是利用西兰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和芥蓝杂交,然后用芥蓝回交而成的三交种,其性状既不像西兰花也不似西兰薹,更不是芥蓝,但偏向于芥蓝,为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蔬菜,暂且称之为麒麟仔(芥蓝薹)。龙田一号由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2016年选育而成。由于是一种新型蔬菜,又因为或可受消费者青睐,特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植株直立,生长强健。播种至开始采收70天左右,可连续采收50~60天。播种60天后,及时掐尖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一次采薹后追加尿素对邡油777二次采薹和采薹后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次采薹后,667 m2追施5 kg尿素和不追施尿素2个处理对邡油777采薹产量和油菜籽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后追施尿素,邡油777有效分枝数明显增加,二次菜薹产量、油菜籽产量明显提高,667 m2经济效益增加336.05元.该结论为邡油777作为菜油两用品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薹干别名"贡菜",是邳州市地方特色蔬菜,据史料记载有300多年种植历史.邳薹2号是邳州市农林局蔬菜所和占城镇农技站从邳州地方品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经徐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群众称其为"青不老".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白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其花雪白,种子含油量45.0%,芥酸含量0.9%,硫苷含量18.0μmol/g,符合甘蓝型油菜的双低标准。沪白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310115。双低甘蓝型油菜薹(俗称油菜薹,下同)通常指其抽出的嫩薹,摘取15~20 cm菜薹作蔬菜.  相似文献   

12.
郑青峰 《长江蔬菜》2021,(19):65-67
西兰薹是由从国外引进的西兰花种质资源和芥蓝杂交育成的新、奇、特蔬菜品种,近年来俏销国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城市居民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求量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逐渐重视西兰薹的科研育种、示范推广.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非种业)的西兰薹研发成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经育成早、中、晚、特晚熟系列品种,其中11个品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下面就西兰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采薹次数对汉油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不同的采薹次数,比较分析了各处理菜薹经济性状、生育期、菜薹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采薹后,汉油6号分枝数增多,籽粒成熟期推迟,采摘1次菜薹产量最高,且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经济效益最高,为1 864.41元/667 m2,该结论为汉油6号作为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涡阳薹干是我国名特产蔬菜之一,属于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属莴笋中 一个尖叶、青杆、根棒妆品种(俗称薹子、薹菜)。因用其肉质茎经创皮、利条晾晒制成干菜,因此而得名薹干。又因在清乾隆年 间被纳为宫廷佳肴,故又名“贡菜”。 过去,涡阳只生产秋薹干,而对春薹干 从未进行研究和生产。为挖掘生产潜力,发 挥名特产优势,增加产量,以适应国内外市 场需要,从1984年开始,我们用三年时间, 对春薹干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同 时进行推广应用,深受薹农欢迎。目前春薹 干与秋薹干系采用同一品种。在栽培加工技 术上,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也…  相似文献   

15.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 cm左右,株高21 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 g左右,最大可达200 g,品质好.薹生叶6~8片,薹叶长21 cm,宽16 cm.侧薹数4~8根,薹粗1.6 cm左右.  相似文献   

16.
澄海大芥蓝以其薹心粗大、肉质爽脆、风味佳而倍受欢迎.大芥蓝是广东地区的的通俗叫法,因该芥蓝的主薹比普通的芥蓝粗大得多,一般不采收侧薹而得名.广东省各地种子商前后推出了不少品种,如杂优大心芥蓝、澄海四季大种芥蓝等,其品种特性相近,以中筷芥蓝为例,该品种株高30 cm,开展度25 cm,叶卵形,叶面微皱,蜡粉少,薹柱粗大(3~4 cm),主薹节间较疏(4~5 cm),薹叶长卵形,花白色,主薹重为150~350 g,每667 m2产量1 300~2 000 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甘蓝型油菜(AACC,2n=38),又称油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由白菜(AA,2n=20)和甘蓝(CC,2n=19)自然杂交、加倍而成~([1]),营养体优势比白菜更明显。白菜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秋、冬、春季时令叶用、薹用蔬菜,在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城市上市量占蔬菜上市总量的30%~40%~([2])。与白菜相比,油菜可一菜两用或油蔬两用,即前期采摘主薹、后期收获油菜籽,以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促进油菜多功能利用,增加收益。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8.
正青花笋(西兰薹)营养丰富,富含花青素和抗癌物质,不仅保留了青花菜的口味,且口感胜于青花菜。桂林地区引进的西兰薹品种芊秀,薹色绿,肉质脆甜,纤维少,口感好,水焯后色泽翠绿,商品性好。青花笋(西兰薹)是青花菜与芥兰的杂交种,又名西兰花、散球西兰花,是一种新型的蔬菜品种;主要以肥嫩的花薹供食用,色绿翠美,肉质脆嫩,风味香甜,营养丰富,且富含花青素和抗癌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西兰薹生长适温为10~30℃,喜光,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抗病性(李向阳等,2010;詹汉利等,2010)。  相似文献   

19.
鄂红四号红莱薹是利用雄性不育系0401作母本,双单倍体纯系DH043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从播种到始收55~60天,薹长30~40 cm,薹基部横径1.5 cm左右,单薹质量30~50g,薹叶小,菜薹匀称整齐,薹亮紫红色,无蜡粉,前期产量高,一般每667 ㎡总产量可达2000 kg,适宜在...  相似文献   

20.
秋薹1号是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筛选培育的适合秋季栽培的菜薹,其特点是生长时间短、品质好;除了采收主薹外,还可采收一、二级侧薹,因此产量较高。经试验,在苏州地区8月中旬~10月上旬均可播种,以9月10~20日之间播种为最好,菜薹品质最佳。本文主要从品种特性、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5方面对秋薹1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便于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