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分别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和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CO2流量18L/h、原料粒径范围20~40目,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和萃取时间240min;超临界CO2萃取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5MPa、萃取温度53℃和萃取时间2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分别为87.7%和95.3%,脱皮白芝麻油色泽Y12.1、R0.5,酸值<0.6(KOH)/(mg/g),过氧化值2.7mmol/kg均优于黑芝麻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芝麻毛油品质明显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取油。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沙棘籽及果渣进行脱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120min和CO2流量为15L/min,在此工艺下能够脱除脂肪17.82%,萃取率可达到94.18%,并着重探讨了各萃取条件对沙棘籽及果渣脱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柚皮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工艺,在夹带剂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考察因素,优选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该试验无需使用夹带剂,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静态萃取40 min后动态萃取60 min,CO2流量3 L/min,此条件下胡柚皮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01 mg/g.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主要应用于香料、食品和医药工业,对于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提取及纯化的物质,该方法更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介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分离原理、主要优点及发展现状,分析该技术在应用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主要应用于香料、食品和疾药工业,对于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提取及纯化的物质,该方法更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介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分离原理、主要优点及发展现状,分析该技术在应用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木屑为原料在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中进行了水蒸气汽化试验研究,分析了热管对床层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对产气成分、热值及产物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的床层温度分布基本均匀;随着床层温度从650℃升高到900℃,H2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平均含量在60%以上,CH4含量减少,CO含量基本不变,CO2含量略有减少;汽化产物中气体产率逐渐增加,固体和液体产率减少.  相似文献   

7.
SCF-CO2对玫瑰精油提取的研究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萃取时间1.5 h,温度40℃,压力16MPa.GC/MS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0种化合物,并给出它们的百分含量,通过谱库检索,结合裂解机理,参照ISO9842-2003标准对其中17种重要化合物进行鉴别,主要产物含量与ISO标准要求的含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萃取时间1.5h,温度40℃,压力16MPa。GC/MS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0种化合物,并给出它们的百分含量,通过谱库检索,结合裂解机理,参照ISO9842-2003标准对其中17种重要化合物进行鉴别,主要产物含量与ISO标准要求的含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与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大豆异黄酮最佳萃取条件为:CO2流量8L/h,静萃取120min,动萃取60min,每克脱脂豆粕的乙醇用量3mL,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0MPa。借鉴固定床层吸附/脱附理论建立了萃取动力学模型,并采用BP神经网络和试差法确定了模型参数kLa,确定参数后的动力学模型较为精确地定量描述了萃取床层的溶质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以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沙棘籽油作为化妆品原料制成的沙棘化妆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化妆品的安全性。经实验测定各项微生物及卫生化学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通过人体皮肤斑贴实验的人体安全性检验研究添加沙棘籽油的化妆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产品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对人体皮肤未引起不良反应,沙棘化妆品是安全性很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营养、保健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应用前景广阔。介绍辣椒红色素的理化及加工特性,简述萃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溶剂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和酶法这几种提取辣椒红色素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鲜苎麻叶中总酚酸的提取分离工艺,以惰性气体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提取鲜苎麻叶中的总酚酸,以AB-8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惰性气体保护提取分离苎麻叶中总酚酸工艺的适宜条件为,采用闪蒸提取器提取,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Imin,碱液浓度1.0mol·L^-1,料液比1:8,提取液调...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法提取发菜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发菜多糖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0,超声波功率100 W,温度60℃,超声时间20 min,连续提取2次。此条件下发菜粗多糖的提取率为7.369%,证明超声波方法可以快速、大量提取发菜多糖。  相似文献   

14.
以烘干的西兰花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探讨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溶剂为95%乙醇、料液比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h的条件下,叶绿素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中熊果酸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沙棘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取果汁和沙棘籽后的沙棘果皮渣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对熊果酸浸出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利用统计软件SAS中响应面分析法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浸出率为参考指标,得出熊果酸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为22.5MPa,萃取温度为40.4℃、CO2流量为23.3L.h-1。在此条件下熊果酸浸出率为:374mg/100g。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高性能的现场分析方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土壤中痕量OTC的现场检测难题,设计功能集成的便携式提取-检测装置,用于土壤中OTC的现场提取与精准分析。首先,基于集成电路技术与3D建模,研制具有称量、搅拌与离心功能的便携式装置,并通过与实验室用提取装置的性能对比,验证装置的提取精度;分别以LED和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为光电化学检测的光源驱动和信号采集装置,研制便携式检测装置;进行土壤中OTC的现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便携式装置对土壤OTC的提取精度较高,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8~1×10-6mol/L,检出限为5.33×10-9mol/L;在现场分析试验中,对土壤中OTC检测的加标回收率为92%~97%,相对标准偏差为1.8%~5.2%,且准确度得到了国标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机械注入式施肥装置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经济实用型机械注入式施肥装置,该施肥装置采用耐腐蚀泵将肥料原液强行注入灌溉管网并与灌溉水进行混合从而获得一定浓度的灌溉液。灌溉液浓度通过标有流量示值的手动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节水灌溉微滴灌系统灌溉过程的比例施肥控制。灌溉液浓度控制准确度明显高于文丘里式和压差式,可用于滴灌系统的准确经济施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开尔文-亥姆霍兹和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圆盘雾化装置,并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强度校核; 基于高速阴影成像技术以及MATLAB图像处理技术对装置进行了雾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装置的最大变形处位于圆盘上,而装置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装置的连接处,最大应力为13.6 MPa,远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给定泵流量为640 L/h,圆盘转速在200~800 r/min的试验条件下,圆盘的液柱效应和液膜厚度明显减小,同时各转速下的液滴平均粒径从1 240 μm减小为688 μm,这表明装置雾化的效果随着转速的提升而显著的提升.研究结果为雾化装置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油用萝卜籽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油用萝卜籽中的总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提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及两两因素间对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最大的是超声温度,其次是超声时间,接着是料液比,最后是乙醇浓度。当料液比1∶25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53 ℃,超声时间28 min时,提取率最高,此时总黄酮含量为15.18 mg/g。与模型预测值15.15 mg/g接近,表明此工艺较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