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蓄水保墒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首先要解决水分问题。因此,一系列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造林技术应运而生,集水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土壤结构改良剂蓄水保墒技术、保水剂蓄水技术、固体水种植技术、应用蓄水渗膜抗旱造林技术,这些技术为荒漠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深入阐述了近年来免疫学技术(包括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技术、斑点免疫法、免疫电镜技术、免疫染色标记技术及其他抗体介导的检测方法)、核酸技术(包括核酸探针、RFLP技术、PCR技术等)在植物检疫检测方面研究取得的巨大进步,同时,对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今后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试验程序的简化,其免疫学及核酸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常规的检疫检测手段将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我国煤矿生产发展现状出发,对膏体填充采煤技术、煤矸石填充采煤技术、高水材料填充技术、综合机械化固体填充技术等技术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特点以及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细菌性病害检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常规检验技术、免疫学技术、核酸技术等检疫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控机床维修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数最越来越多,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其已成为各企业保证产品质量与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设备。数控机床是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传感监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电技术于一体的设备,其结构复杂、制造技术先进,工厂维修难的问题已影响数控机床的有效利用。因此,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数控机床维修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1世纪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监测体系、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手段和技术装备。从林业数字测绘技术、遥感信患传输机理和森林资源与环境信息提取技术、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信息系统开发、3S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定量估测、森林与环境可视化技术几方面对未来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的角度回顾了传统的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制图技术发展到GPS、RS、GIS的过程。分析了现今“3S”技术的特点,并展望了数字测绘技术生产体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故此对菌根真菌的研究中所采用的DNA分析技术和同工酶分析等技术作了介绍,并综述了其在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和菌种持续性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还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森林微生物DNA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林业科学一门重要学科,森林微生物学在应用分子生物技术上明显滞后于其它科学,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在森林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病原微生物防治、共生微生物功能利用等方面,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在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森林微生物DNA提取、纯化、分析及DNA杂交技术进行介绍,并探讨了DNA分析技术在森林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楠竹育苗造林主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技术研究自1994年10月至2001年底止,历时8年,分两分阶段:前2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传统的楠竹种育苗进行改进,采用大棚密播育苗、容器育苗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研究,并进行以苗繁苗,以鞭繁苗的技术探索;后6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造林技术试验、研究、推广。通过研究,总结出了楠竹育苗和实生苗造林的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本文阐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分子机理、几种主要DNA遗传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并对不同DNA标记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菌根研究,推动了菌根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介绍了ITS、微管蛋白基因分析、PCR—DGGE、LAMP、PLFA和T—RFLP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菌根真菌系统分类与演化和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概述了分子遗传学在技术在林森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范围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转基因研究,抗性基因研究,固氮基因研究,光合基因研究,基因定位,基因文库构建,分子标记种类及其在谱系分析和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适用分子遗传的技术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4.
天然色素提取和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取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理技术辅助提取、分子蒸馏、双水相萃取等;分析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等。论述了各种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这些提取、分析新技术在天然色素提取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五倍子蚜虫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其开展各项科学研究.随着科技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五倍子蚜虫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五倍子蚜虫分类、遗传多样性、协同进化等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敏  薛立  李燕 《林业科学》2007,43(8):111-117
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包括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调节激素含量、离子区域化、离子选择性吸收、拒盐作用及合成渗透调节物质.目前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分子水平上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突变体筛选是根本解决植物抗盐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森林植物分子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检测其群落、种群、个体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详细地综述了DNA水平上森林植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DNA分子标记、DNA测序、基因克隆技术、DNA芯片技术的的原理和方法;简要介绍了蛋白质水平上的研究方法:等位酶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我国红豆杉科保护植物的种类,对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红豆杉科保护植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对红豆杉属植物在遗传多样性、分类学、性别鉴定、特定性状的连锁标记、分子标记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指出了今后分子标记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源,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分析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湖北省林业研究方面的报道,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是湖北省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分子标记的开发与体系构建、遗传基础及多样性评价、功能基因克隆与转化是研究的热点领域。最后,结合湖北省林业现状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