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子标记的应用对解析作物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至关重要。当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研究作物性状相关位点的重要分子标记,可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应用于大豆育种工作。相较传统杂交选育手段,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以杂交育种为基础,凭借分子标记与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高效快速检测目的基因的筛选策略,成为备受关注的育种方式。随着大豆各组学学科的兴起,基因组学研究与其他组学之间的联合分析使分子标记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延伸,成为大豆现代育种工作中的关键部分,使所筛选的遗传位点被有效利用。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往被忽略的microRNA (non-coding single stranded 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重新进入育种家的视野,使其与分子标记相关联的目的性状基因组区域能够被更好识别。为了详细梳理分子标记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范围,本综述汇总2022年大豆多种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SSR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新型DNA分子标记。由于SSR在普通小麦中多态性丰富,随机分布于小麦的整个基因组中,多数表现为共显性,所以它是进行小麦遗传研究的理想工具。本文就SSR标记在构建小麦遗传连锁图谱、标记和定位目的基因、鉴定和标记染色体片段、鉴定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及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联合分析J280082(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巴马九月黄(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2个组合的P1、P2、F1和F2四个群体,研究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规律,进而应用t测验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并筛选与籽粒大小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大豆籽粒大小遗传都符合E-1模型,即籽粒大小性状均受两对主基因控制,并且有多基因效应,主基因效应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2组合主基因遗传率都较大,分别为74.3%、42.6%,多基因遗传率较小,分别为5.1%、14.4%。在J280082×海系13中有17个标记与大豆籽粒大小性状相关,在巴马九月黄×海系13群体中有12个标记与大豆籽粒大小性状相关;其中satt070(B2连锁群)、satt546(D1b连锁群)、satt302(H连锁群)、satt337(K连锁群)、satt373(L连锁群)、satt237(N连锁群)在两个群体中都表现出与大豆籽粒大小相关;satt302、satt070在两个群体中都有着较高的对籽粒大小性状变异的解释率(>8%),可用于对大豆籽粒大小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豆栽培型[Glycine max(L.)Merr.]或野生型[G.Soja Sieb.&Zucc.]的遗传链锁资料不多。利用生化标记和生化标记与质量性状的相结合,有利于大豆染色体的定位。Hildebrand等人报道酸化磷酸酶位点(Ap)与铜镍—胰蛋白酶抑制物位点(Ti)连锁,其重组频率为16.2±1.5%,并把这两个生化位点确定在大豆栽培型的第9连锁群上。最近,有人报道大豆野生型的亮氨酸氨肽酶位点1(Lap1)与酸化磷酸酶位点(Ap)连锁,两位点有10.9±1.1图距单位,但没有确定大豆栽培型的Lap1位点是否在第9连锁群上,只发现了大豆野生型Ap与Lap1之间的遗传连锁关系。后来,测定到大豆栽培型的Lap 1和Ti位点连锁,其重组值为15.3±0.9%,方确认Lap 1位点在第9连锁群上。尚不  相似文献   

5.
应用DNA标记分析稻飞虱的抗性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回顾了水稻抗飞虱的遗传位点定位和作图的新进展.来自具有不同基因组的野生稻渗入系的4个抗褐飞虱基因Bph 1、 bph 2、 bph 4和Bph 9,以及4个暂定名抗褐飞虱基因Bph 10(t)、bph 11(t)、bph 12(t)和Bph 13(t),目前已被定位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中的5条.其中,Bph 1、 bph 2、 Bph 9和Bph 10(t)在水稻第12染色体的长臂上形成1个连锁区段,位于bph 2位点附近约25 cM.检测出几个对田间抗性和杀卵作用有影响的QTL.抗白背飞虱基因Wbph 1、 Wbph 2和Wbph 6(t)已经或暂时定位了.粳稻中对白背飞虱具有杀卵抗性的QTL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第6染色体的短臂上检测到有效的QTL,在同一位点鉴定出1个显性的杀卵基因Ovc.在杀卵基因Ovc存在时,第1染色体上的1个QTL和第5染色体上的2个QTL增加白背飞虱的卵死亡率.用DNA标记进行QTL作图可以加深人们对作物抗虫性中复杂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的理解.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速培育具多基因抗虫性的作物,还可以将野生种中的有利抗虫特性转入改良品种中,增加作物抗虫性的持久性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大豆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发展异常迅速 ,其中与作物遗传育种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更是令人瞩目。在70和 80年代 ,科学家们对同功酶作为分子标记给予很大希望 ,投入了大量研究 ,结果证明同功酶分析虽简单经济 ,但由于其基因位点数目少 ,且多态性水平低 ,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作物RFLP和RAPD研究异军突起 ,短短几年 ,不少作物 ,如大豆、玉米、番茄、水稻等都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与表型标记相比 ,DNA标记具有如下特点 :(1)能对各发育时期的个…  相似文献   

7.
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X00-6×E28的278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通过SSR标记利用MAPMAKER/EXP3.0和Mapdraw 2.0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该连锁图覆盖玉米基因组1 508.1 cM,包含124个标记,相邻两标记的平均距离为12.2 cM.利用QTLMaper2.5软件,结合主要品质性状的检测结果,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以LOD=2.0对玉米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全基因组QTLs扫描,检测到两个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8条染色体上,表现为部分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并在第1条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与油分含量相关的位点,表现为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玉米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R15(抗)和Ye478(感)为亲本配制F2分离群体并以该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778对SSR引物对亲本R15、Ye478之间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筛选出159对多态性SSR引物用于F2群体分析。利用这159对(20.4%)多态性标记构建玉米的遗传连锁图谱,其中有9个SSR标记没连锁上。其余150个标记分布于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覆盖玉米基因组1775.7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8cM。  相似文献   

9.
复杂多倍体植物甘蔗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蔗是遗传上最为复杂的作物,它主要是由热带种(2n=80),割手密(2n=40-128)等种间杂交而来,甘蔗的染色体数很多,在100-130条之间,其中有,5-10%的染色体来自割手密,其余主要来自热带种,由于这种特殊性,人们曾经认为甘蔗不能象其它作物那样进行分子作图,近年来,由于一些主要产糖国联合投入巨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现已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本文简要叙述分了标记的主要原理,特点以及在作物遗传  相似文献   

10.
油菜及其相关作物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危文亮,孟金陵(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经典的植物遗传学连锁图,也称细胞遗传学连锁图,是基于植物的形态学标记及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染色体的形态学变异而构建的,在植物的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