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及其下游靶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绵羊正常生理状况下各组织的表达,为靶向调控或缓解绵羊缺氧应激的研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只新疆细毛羊14种组织中HIF、EPO和EPO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HIF-1α和HIF-2α基因均在绵羊肺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在肺脏HIF-2α基因的表达量约为HIF-1α表达量的5.2倍。EPO基因在绵羊肾脏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垂体、结肠、脾脏、盲肠、肝脏、肾上腺、瘤胃、下丘脑以及心脏(P<0.05)。EPOR基因在肺脏的表达量最高,肺脏和睾丸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脾脏、下丘脑、肾脏、心脏等组织(P<0.05)。【结论】HIF-1α、HIF-2α和EPO及其受体基因在绵羊的肺部或肾脏的高表达,可能是绵羊缺氧应激感受及其调控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富硒地区山羊部分组织中的硒沉积量,分析组织硒沉积量对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PH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分别来自富硒地区陕西紫阳县双安镇(试验Ⅰ组)、高滩镇(试验Ⅱ组)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以硒水平正常的宝鸡市陈仓区的山羊作为对照,采集各组山羊血液,分离血清,然后采用切断颈动脉放血法屠宰,随后立即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以及羊毛组织样,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硒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组织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析硒沉积量对PHGP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Ⅰ组山羊,除肾脏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组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山羊,心脏、肝脏、脾脏、羊毛和血清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脏、肾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PHGPx基因mRNA在Ⅰ组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脏股二头肌脾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肝脏;在Ⅱ组为肺脏股二头肌脾脏肝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山羊心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肺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Ⅱ组山羊肝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对照组山羊脾脏、肾脏、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硒沉积量和PHGPx基因mRNA表达水平总体上高于宝鸡市陈仓地区山羊,而且山羊心脏、肝脏、肺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受到其硒元素沉积量的影响,这表明硒在转录水平上可调控PHGPx基因的表达,但是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褪黑素受体Mel 1a在皖西白鹅各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和表达水平,为褪黑素在皖西白鹅的功能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皖西白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各组织器官的总RNA,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褪黑素受体Mel 1a mRNA和蛋白在鹅组织中的分布和差异性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褪黑素受体Mel 1a蛋白在鹅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脏、大脑、小脑、肌肉、卵巢各组织中均存在Mel 1a mRNA表达;Mel 1a蛋白广泛分布于大脑、心脏、肾脏、肝脏、肺脏、脾脏、胰脏和肌肉组织细胞中,利用Image-pro plus 6软件分析免疫组化阳性信号的IOD值显示,脾脏阳性信号最强,其次是胰腺。脾脏显著强于大脑,肺脏中的信号显著强于心脏和肌肉组织。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织中Mel 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卵巢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胰腺、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脑组织中,肺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另外在各级卵泡中Mel 1a mRNA的表达水平随卵泡发育逐渐增加,直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A和MEF2B)的生物学信息特征及其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揭示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挖掘地方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RT-PCR克隆MEF2A(NM_001083638.2)和MEF2B(NM_001145793.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ProtScal、NetPhs 3.1、SOPMA、ProtParam、PSORT II Preadict、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犊牛、青年牛和成年牛)各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关岭牛MEF2A和MEF2B基因CDS序列分别编码492和368个氨基酸残基;MEF2A和MEF2B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52和39 k D,对应的理论等电点(p I)为9.07和9.35,均属于碱性不稳定蛋白。关岭牛MEF2A和MEF2B蛋白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分别占60.9%和52.2%)。关岭牛MEF2A基因与与挪威鼠和绵羊的MEF2A基因遗传距离较近,关岭牛MEF2B基因则与牦牛和绵羊的MEF2B基因遗传距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里脊和脂肪等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受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其中,MEF2A基因在犊牛各器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在青年牛和成年牛(P<0.01,下同),随着年龄的增长,MEF2A基因在关岭牛心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MEF2B基因在青年牛和成年牛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犊牛,且在关岭牛心脏、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量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MEF2A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心脏中高表达,而MEF2B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肺脏和脾脏中高表达,但在里脊中的表达相对较低。可见,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UCP2基因和UCP3基因在安格斯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CP2和UCP3基因在安格斯牛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9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表明:UCP2和UCP3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UCP2在肺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为脾脏和肾脏,其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除肺脏外的其他组织(P<0.01),其余组织的表达量虽有差异,差异不显著(P>0.05);UCP3基因在皮下脂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1),其次为肾脏和肺脏,背最长肌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肠、小肠、心脏、肝脏和脾脏组织(P<0.01),其余各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低.通过对UCP2和㈣基因在安格斯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揭示这两个基因在安格斯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拓展UCP2和UCP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某种程度上为安格斯牛的育种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高宗地花猪的肉品质,合理评价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参照GenBank中猪H-FAB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猪18SRNA为内参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FABP基因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宗地花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H-FABP基因在肺脏、心脏、肾脏、小肠、脾脏、肝脏、背最长肌、腰大肌中均有表达,但不同饲养条件下其表达水平各异,放养型背最长肌腰大肌肾脏心脏小肠肺脏脾脏肝脏,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圈养型腰大肌脾脏心脏肺脏小肠肝脏背最长肌肾脏,腰大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肝脏中表达量高于背最长肌(P0.05)。两种饲养条件下宗地花猪肺脏、肝脏中表达量相当,而在心脏、肾脏、小肠、脾脏、背最长肌中表达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FKBP5基因和蛋白在绵阿勒泰羊不同组织、不同卵泡发育时期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方法】利用PCR法扩增获得阿勒泰羊FKBP5基因CDS区全长序列,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利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阿勒泰羊卵巢等不同器官和组织中FKBP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利用Real-time qPCR技术检测FKBP5基因在阿勒泰羊不同大小卵泡及黄体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KBP5蛋白在阿勒泰羊卵巢中的表达定位。【结果】阿勒泰羊FKBP5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390 bp,编码462个氨基酸;绵羊与山羊和牛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禽类)亲缘关系较远;FKBP5基因和蛋白在绵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子宫、卵巢、输卵管和睾丸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输卵管中表达量最高,接下来依次是肝脏、脾脏、子宫、卵巢和睾丸等器官和组织,在心脏、肺和肾脏中表达量较低;FKBP5基因在大卵泡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卵巢、小卵泡和黄体(P<0.01),其次是卵巢和小卵泡,在黄体中表达量最低;FKBP5基因在大、小卵泡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略有不同。其在大卵泡膜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RX3(Iroquois homeobox 3)基因在秦川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通过现代分子技术手段改良秦川牛肉用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秦川牛IRX3的mRNA序列设计实时定量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RX3基因在秦川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胎儿、6月龄、24月龄)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小肠、肌肉(背最长肌))及在6月龄、18月龄、24月龄、60月龄秦川牛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IRX3基因在秦川牛胎牛、6月龄、24月龄3个阶段均在肺部组织中表达量最高(P0.01)。IRX3基因在秦川牛心脏、肝脏中的表达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极显著增加(P0.01);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随生长发育过程的推进而极显著减少(P0.01);在大肠、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从胎牛到6月龄逐渐降低,从6月龄到24月龄极显著增加(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秦川牛脂肪组织中IRX3基因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18月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其次是6月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24~60月龄(P0.01)。【结论】IRX3基因在不同阶段秦川牛的肺部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IRX3基因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与牛生长速度正相关,推测IRX3基因在秦川牛发育过程中与脂肪沉积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陕西省紫阳县(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情况,探讨微量元素硒对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分别来自紫阳县双安镇(高硒区,n=7)和高滩镇(低硒区,n=7)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肾周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淋巴组织中Fas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双安镇山羊各组织Fas基因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肾周脂肪脾脏股二头肌淋巴背最长肌;高滩镇心脏和肝脏中mRNA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肾周脂肪、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肺脏、淋巴、脾脏(P0.05),肝脏、肺脏(P0.01)和肾脏(P0.05)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双安镇。双安镇山羊肺脏中Bcl-2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与脾脏和肾周脂肪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而高滩镇山羊Bcl-2基因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肾周脂肪肺脏心脏脾脏肾脏淋巴股二头肌肝脏背最长肌,且心脏、脾脏、肾周脂肪(P0.01)和肺脏(P0.05)均高于双安镇山羊。由此可见,Fas和Bcl-2基因mRNA在紫阳县山羊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微量元素硒上调了山羊组织中Fas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但是硒对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存在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HSPA2在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热休克蛋白70-2(heat shock 70kD protein-2, HSPA2)在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 3 头 1 岁龄的健康青海高原雄性牦牛为研究对象,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于 2013 年 9 月中旬采集不同组织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和睾丸)样本。(1)从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提取 RNA,将 RNA 反转录成第一链 cDNA,参照牦牛 HSPA2 和β-actin 基因序列(登录号为 KC790105.1和 DQ838049.1)设计特异性引物,首先采用 RT-PCR 来验证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是否能应用于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 HSPA2表达差异的测定;然后采用 RT-qPCR 测定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 HSPA2相对表达量的差异。(2)将牦牛不同组织器官样本 4%多聚甲醛固定,制成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 HSPA2 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采用 Image-Pro Plus 6.0 软件进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测定 HSPA2 阳性反应物的积分光密度,进行吸光度分析;通过 SPSS 19.0 统计软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1) RT-PCR 结果表明 RT-qPCR 法可用于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 HSPA2表达差异的测定。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HSPA2在睾丸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在脑、肾脏、心脏、脾脏、肺脏和肝脏中的 83.33、97.09、111.11、133.33、222.22和 285.71倍。(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牦牛睾丸、肾脏、脑、心脏、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均有 HSPA2 的阳性表达。其中,在牦牛肾脏皮质肾小管、髓质肾小管,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小脑皮质,心肌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肝细胞,脾脏边缘区和红髓中有 HSPA2 阳性反应,着色深浅不等,大部分阳性反应位于细胞质,细胞核阳性反应极少;而在睾丸曲精小管中生精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 HSPA2 阳性反应,着色深浅不等;阴性对照组未观察到阳性反应。根据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得出,HSPA2 蛋白的阳性表达量在睾丸中最高,脑、肾脏、心脏、肺脏和肝脏次之,脾脏最少。【结论】通过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两个层面的研究,发现 HSPA2 在牦牛各组织器官中存在表达差异;睾丸中 HSPA2 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脑、肾脏、心脏、脾脏、肺脏和肝脏,提示 HSPA2 可能与睾丸的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岷县黑裘皮羊’不同组织器官中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差异及其规律.【方法】以3头成年雄性‘岷县黑裘皮羊’为研究对象,屠宰后采集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和睾丸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不同组织中HSP60的表达差异及规律.【结果】‘岷县黑裘皮羊’不同组织中均可见HSP6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存在一定的差异,心脏组织中HSP60基因和蛋白表达最高,脾脏组织中表达最低;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和睾丸组织切片中均有HSP60的阳性表达,心脏组织着色最深.【结论】HSP60可能对维持心脏或心肌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上述结果为今后HSP60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绵羊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绵羊IRS1基因CDS区,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方法】选择健康、3岁、处于第4胎的泌乳高峰期(产后第3周)小尾寒羊和空怀期小尾寒羊母羊各3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绵羊IRS1基因的CDS序列,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用RT-qPCR检测IRS1基因在肝脏、心脏、背最长肌、脾脏、肺脏、卵巢、肾脏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绵羊IRS1基因的CDS全长为3 708 bp,编码1 23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30 462.80,等电点为8.99,不稳定指数为73.55,预测该蛋白为不稳定、碱性亲水性蛋白。蛋白互作分析表明,绵羊IRS1可以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R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相互作用,KEGG分析发现IRS1主要参与了PI3K/AKT和MAPK 2个信号通路。RT-qPCR分析表明,IRS1基因在小尾寒羊各组织中均表达,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它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心脏,在肺脏、肾脏、卵巢和乳腺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在脾脏中弱表达。同时,绵羊IRS1基因也表现出明显的时序表达性,在泌乳高峰期小尾寒羊中,IRS1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是空怀期乳腺组织中表达量的2.77倍(P0.05)。但在除乳腺和脾脏外的其他6个组织中,该基因在空怀期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泌乳高峰期中的表达量(P0.05)。【结论】克隆得到绵羊IRS1基因完整的CDS序列,它全长3 708 bp,编码1 235个氨基酸。IRS1在小尾寒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并且表达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时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对香苏杂交猪脂肪沉积的影响,为后续进一步探究猪脂肪细胞内FABP1和FABP2基因对脂肪酸代谢的调控作用打下基础。【方法】采集香苏杂交猪和柯乐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小肠、背最长肌及脂肪等组织样品提取总RNA,利用PCR克隆香苏杂交猪FABP1和FABP2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通过ProtParam、ProtScale、SOPMA、SWISS-MODEL、PSORT Ⅱ Preadict及SignalP-5.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BP1和FABP2基因在香苏杂交猪和柯乐猪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香苏杂交猪FABP1和FABP2基因CDS序列分别为384和399 bp,分别编码127和132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编码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4107.23和15217.34 Da,均为亲水性蛋白;其二、三级结构均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无信号肽剪切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香苏杂交猪FABP1和FABP2氨基酸序列表现为与人类、牛、山羊的FABP1和FABP2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对应的相似性均在80.0%以上,除斑马鱼外,与其他参考物种的相似性也在74.0%以上,故推测FABP1和FABP2基因序列的保守性较高;STRING预测结果显示,与这2个蛋白可能互作的蛋白有FABP5、FABP7、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猪载脂蛋白A4(APOA4)、APOA1及脂酰辅酶A氧化酶1(ACOX1)等。FABP1和FABP2基因在香苏杂交猪和柯乐猪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以在肝脏、小肠和脂肪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而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此外,FABP1和FABP2基因在香苏杂交猪肝脏和小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在柯乐猪对应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1)。【结论】FABP1和FABP2基因在猪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以在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相关组织(肝脏、小肠和脂肪)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对脂肪的合成代谢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牦牛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成年牦牛和胎牛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该基因在牦牛育种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美仁牦牛的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PCR扩增FABP3基因,对得到的编码区序列(CD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FABP3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是β 转角和延伸链;牦牛FABP3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属于具有一定亲水性的稳定蛋白;牦牛FABP3基因CDS区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显示,FABP3基因在牛属动物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牦牛与野牦牛和瘤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胎牛肝脏、脾脏、肾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成年牦牛,在成年牦牛肺脏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结论】克隆了牦牛FABP3基因,探究了FABP3基因在牦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牦牛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山羊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 4)基因(MC4R)的cDNA编码区和部分5′、3′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安徽白山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大肠、小肠、瘤胃、子宫等组织为材料,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并结合RT-PCR方法,对其MC4R基因cDNA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组织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得到了山羊MC4R基因全长,包含999bp的完整CDS编码区,共编码332个氨基酸。山羊MC4R基因与绵羊同源性最高(96.9%),其次为牛(93.5%)。山羊MC4R基因在心脏、肝脏等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大肠和小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MC4R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 444.0u,等电点(PI)为7.52,分子式为C1 664H2 619N413O454S24,含有7个跨膜结构、5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4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1个特异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位点。MC4R空间结构包括7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结论】MC4R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并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野交杂种猪NRAMP1基因的定量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对野交杂种猪的NRAMP1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脑、肺脏、淋巴结、白细胞和脾脏组织出现强的扩增,在肝脏、回肠、肾脏、肌肉、心脏出现弱的扩增。Real time PCR的结果证实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都有差异,其中在肾脏中表达的最高,在肝脏中表达最低,两者间相差71倍,从高到低依次是脾脏、大脑、肺脏、回肠、肾脏、淋巴结、结肠、心脏、肌肉和肝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牛Rybp基因时空表达图谱,为Rybp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Rybp基因在秦川牛16种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腹膜脂肪、心包脂肪、背最长肌、里脊、大肠、小肠、瘤胃、网胃、皱胃和瓣胃)、5个不同发育阶段(6,12,18,24和60月龄)肌肉、脂肪组织以及不同分化阶段(第0,2,4,6,8和10天)牛成肌细胞中的表达特性。【结果】Rybp基因在成年秦川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是背最长肌的365倍,而在背最长肌、里脊、心脏等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Rybp基因在60月龄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是6月龄的7倍,在6,12,18,24月龄表达量呈微弱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Rybp基因在6,12,18,24月龄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是60月龄的8.5,6.5,5.6和2.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Rybp基因在成肌细胞分化第2,4,6,8,10天的表达量分别是第0天的3.6,5.0,9.9,7.0和4.3倍。【结论】随着秦川牛年龄的增加,Rybp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在不同分化阶段成肌细胞中,随着成肌细胞分化进程的推进,Rybp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当分化减速后,Rybp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牛Rybp基因可能对牛肌细胞分化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分析去乙酰化转移酶Sirtuin 7(SIRT7)在苏姜猪不同脏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苏姜猪11种脏器组织中SIRT7基因的表达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RT7蛋白在所检测的组织样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胃和肠组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SIRT7蛋白主要分布于胃腺、大肠和小肠的腺细胞中,在心脏、腿肌、背最长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相对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织中表达量(P<0.05);在肺、肾和脾脏组织中,SIRT7蛋白主要分布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细胞、肾脏近远曲小管细胞、脾脏红髓区细胞;SIRT7基因在各脏器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SIRT7基因在苏姜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转录和翻译水平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该基因功能主要与各脏器功能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和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藏羊BMP受体II(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 II,BMPRII)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藏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研究BMPRII基因在藏羊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随机选取年龄和体重相近的6只藏羊进行屠宰,采集各组织样品,提取总RNA并进行质量检测,利用RT-qPCR检测BMPRII基因在藏羊下丘脑、垂体、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子宫、输卵管、瘤胃、十二指肠和背最长肌等13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BMPRII基因在藏羊各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和分布规律,并对藏羊BMPRII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应用生物学软件对其基因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BMPRII基因在上述13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子宫、卵巢和脾脏,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低。藏羊BMPRII基因CDS区序列长为3117 bp,编码1038个氨基酸。藏羊BMPRII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和牦牛的关系最近,与斑马和鸡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湖羊卵巢组织BMP2、BMP4、BMP6和BMP7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排卵数的相关性,筛选影响湖羊多胎性状的候选基因,为揭示湖羊高繁多胎分子遗传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只经产湖羊母羊,分为产单羔组和多羔组,发情后24~36 h屠宰,取卵巢,计数排卵点,记录排卵数;应用RT-PCR技术检测BMP2、BMP4、BMP6和BMP7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基因mRNA在单羔组和多羔组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BMP2、BMP4和BMP7基因在湖羊母羊卵巢组织内表达,而且在垂体及下丘脑、子宫、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输卵管组织中均有表达;BMP6基因仅在湖羊母羊卵巢、肾脏、肌肉和输卵管组织中表达。在卵巢组织,多羔组排卵数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且多羔组BMP4基因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而BMP2、BMP6和BMP7基因mRNA表达在单羔组和多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卵巢组织中,只有BMP4基因mRNA表达与排卵数呈正相关(r = 0.741,P <0.05)。【结论】BMP4基因mRNA表达在单羔组和多羔组间差异显著,可能对湖羊排卵数起关键作用,是影响湖羊排卵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