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宁夏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节水增产技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宁夏南部山区的主栽品种宁薯4号采用起垄覆膜、起垄未覆膜和露地栽培3种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起垄覆膜栽培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快马铃薯生长发育进程,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马铃薯产量。起垄覆膜、起垄未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产量分别提高19 425kg/hm2、8 662.5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83.7%、37.7%;起垄覆膜栽培比起垄未覆膜产量提高10 762.5kg/hm2,水分利用率提高33.4%。  相似文献   

2.
油葵在华池县采用覆膜栽培可使其平均产量达3750kg/hm2,产值达9000元/hm2,比露地栽培的产值增加1000元/hm2。作者从轮作倒茬;深耕整地;选用良种;种子处理;施足底肥;起垄覆膜,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油葵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12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洛阳地区的种植表现,为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杂交油葵品种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在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农林科学院试验地,对从内蒙古、甘肃等地引进的12个杂交油葵品种(系)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表现和产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结果】12个杂交油葵品种的生育期为88~94d,均能在洛阳地区完全成熟。GE817比对照S31增产33.3%,居参试品种第1位,并且在整个生育期植株生长整齐一致,长势健壮,抗病性强,综合表现最好;S606比对照S31增产29.4%,产量居第2位;CY102比对照增产21.7%,产量居第3位。S27、SH606比对照增产不明显,产量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其余参试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参试油葵的单盘粒重、百粒重、盘径和茎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百粒重与单盘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油葵品种GE817、S606、CY102在整个生育期的综合表现较好,可经进一步示范试验后在洛阳地区推广种植;高产油葵品种选育中,单盘粒重、百粒重盘径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熟期马铃薯对覆膜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漫灌模式下覆膜对早熟马铃薯Favorita(F)和晚熟马铃薯克新1号(K1)生长、水分利用与产量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提早了2马铃薯品种出苗、现蕾等主要生育进程,促进了K1块茎膨大期之前以及F全生育期内干物质累积;F和K1覆膜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比传统露地栽培分别提高106.6%和69.6%;F覆膜处理下N、P2O”K2O偏生产力比露地栽培分别提高30.45kg· kg-1、91.35 kg·-1、45.68 kg·kg“,而K1覆膜处理下肥料偏生产力与露地栽培无显著差异;提高F覆膜处理下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27.84%,而K1覆膜处理下产量与露地栽培无显著差异;覆膜处理提高了F单株结薯重,却降低了K1大薯率,提高了小薯率和单株结薯数(P<0.05).因此,F马铃薯覆膜栽培为漫灌地区适宜的节水高效种植模式,而K1马铃薯在漫灌地区露地栽培具有较好的产量构成性状.  相似文献   

5.
山旱地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天薯1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山旱地适宜天薯11号抗旱高产的较佳栽培模式,采用露地、覆膜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黑地膜覆盖相比露地栽培出苗期提早4~9d、成熟期提早6~12d,生育期提早4~16d;黑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都高于露地栽培,增产4 562.33~12 091.04kg/hm2,增产率25.69%~66.77%;黑膜高垄双行栽培下的产量最高,达22 968.77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2 091.04kg/hm2,增产率66.77%。黑膜高垄双行栽培相比其他栽培方式表现出较好的抗旱保墒性和增产效应,商品薯率、单株薯质量、产量最高,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6.
青薯9号秋覆膜与露地栽培丰产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秋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生育进程加快、生育阶段提前、生育期延长11 d;秋覆膜栽培平均产量52 026 kg/hm2,露地栽培平均产量34 017 kg/hm2,增产53%,纯收入增加24 577.28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静宁县油葵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葵在静宁县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时的平均产量达3 750 kg/hm2,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750 kg/hm2,增加产值2 250元/hm2,现将静宁县油葵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地膜覆盖(以下简称覆膜)栽培青花菜吸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每666.7m2产量1689kg,比对照增产28.6%。覆膜能明显促进青花菜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主要表现在主花球盛采期,二者分别比对照增加51.7%和57.6%(5种元素平均),其单位产量所需的养分量却略低于对照,表明覆膜对青花菜有一定的增产节肥作用。  相似文献   

9.
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对春马铃薯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马铃薯高产栽培鲜薯产量达到22.5~30.0 t/hm2的条件下,应选择费乌瑞它、紫花白、米拉、东农303、克新4号等早熟优质高产品种,种薯经消毒处理,切块催芽后,一般施用人畜粪肥或土杂肥每667 m23 000 kg 硫酸钾10 kg作基肥,基肥采用条施和穴施盖种,氮肥的1/3于齐苗后作苗肥施用;播种密度一般4 500~5 500穴/667m2;采用翻耕地膜覆盖和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增产8.1%~16.8%;齐苗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硕丰481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块茎增产18.4%~28.6%,是一项投资少、节本增产高效的技术措施,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0个玉米品种在靖远县沿黄灌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靖远县沿黄灌区对引进的10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穴播栽培条件下,以金北玉518折合产量最高,为17 2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2.6%;DH518次之,为16 762.5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9.8%;正泰101居第3位,为16 252.5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4%;武科606、金穗12号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分别增产5.7%、1.6%。综合考虑认为,金北玉518、DH518、正泰101、武科606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高,可进入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1.
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品种区试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区域试验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葵杂7号平均折合产量4 62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10.4%,丰产性最好,稳产性一般。陇葵杂6号平均折产量4 45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6.5%,丰产性好,、稳定性最好,适应性好。XKY1502平均折合产量4 31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3.0%,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九洋562平均折合产量4 39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5.0%,丰产性一般、稳定性差。这4个品种(系)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2.
在武威黄羊镇进行的油葵覆膜穴播和露地穴播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穴播不仅能促进油葵的营养生长,而且使油葵的产量比露地栽培增产21.8%,总产值增加1777.8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  相似文献   

13.
在榆中北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进行的不同玉米品种与覆膜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酒单4号、沈单16,采用平播全地面覆膜或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较半膜覆盖栽培可提早成熟9~17d,土壤含水量较露地提高7.1~11.3g/kg,较半膜覆盖栽培提高5.0~9.2g/kg;平播全地面覆膜栽培的酒单4号、沈单16折合产量分别为5792.0kg/hm2、6080.0kg/hm2,分别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67.6%和90.0%,采用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酒单4号、沈单16的折合产量分别为7136.0kg/hm2、6304.0kg/hm2,分别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106.5%和97.0%,因此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采用平播全地面覆膜或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玉米均能够正常成熟,并具有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增产作用,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可在同类旱作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国强  尚自烨 《农技服务》2009,26(11):21-21
在盐池县干旱雨养区进行了黄豆秋覆膜栽培与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雨养条件下,盐池县秋覆膜抗旱栽培黄豆单产2 700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1 950 kg/hm~2,增加纯收入8 490元/hm~2。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从不同海拔高度、种植模式和品种适应性3个方面对酿饲兼用高粱进行了籽粒产量和生育期试验研究,以探讨陇东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高粱适宜性。结果表明,同一栽培模式下,高粱籽粒产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1 300~1 400 m海拔高度下,露地栽培平试13号中晚熟高粱产量最高,为13 239 kg/hm~2。1 400~1 500 m海拔间地膜栽培中晚熟高粱产量、生育期与露地栽培中熟高粱均无明显差异,泾川荔堡和华亭安口镇露地种植平杂10号籽粒产量分别可达到8 749.5、11 056.5 kg/hm~2。1 500~1 700 m海拔间地膜覆盖栽培早、中熟高粱品种籽粒产量较露地栽培早熟高粱品种高,生育期166 d,籽粒产量介于6 435.0~10 033.5 kg/hm~2之间。>1 700 m海拔地膜覆盖栽培高粱籽粒产量最低,吉杂140产量最高,为5 554.5 kg/hm~2,通杂108和6A/8801未成熟;在高粱适宜栽培区域,1 300~1 500 m海拔间适宜中熟、中晚熟露地栽培,1 500~1 700 m海拔间适宜早、中熟覆膜栽培,1 700 m以上海拔,产量较低,不适宜高粱栽培。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比露地栽培生育其短7d。地膜覆盖栽培产量为1327.6kg/667m2,比露地栽培产量1083.9kg/667m2高出243.7kg,增产22.48%。  相似文献   

17.
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在安定区旱作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定区海拔2150 m的旱区对引进的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9月中旬前成熟,其中武科早304折合产量最高,为8 737.4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186.9kg/hm~2,增产率为15.7%;武科早303折合产量8 611.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060.6 kg/hm~2,增产率14.0%;金穗607、金穗606分别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3.7%、12.4%。建议这4个玉米品种在安定区海拔2 100~2 300 m区域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滨海盐碱地地膜覆盖对不同抗虫棉品种的产量和熟相的影响。[方法]以三个不同类型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33B、鲁棉研17号、鲁棉研15号为材料,于2004年在东营市滨海盐碱地比较研究了3个品种在露地直播(对照)和地膜覆盖条件下的产量、产量构成、早熟性和熟相表现。[结果]地膜覆盖栽培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33B、鲁棉研17和鲁棉研15覆膜栽培分别比露地栽培增产20.3%、9.0%和12.4%;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铃数和铃重,但对衣分的影响不大;品种间的熟相差异显著,但同一品种露地和覆膜处理的熟相没有差异。与露地栽培相比,覆盖栽培的33B、鲁棉研17和鲁棉研15的霜前花率分别提高了4.3%、3.5%和2.8%。[结论]地膜覆盖没有促进早衰,却显著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早熟性,是实现抗虫棉早熟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瓜早春红玉、南杂一号大棚立架栽培和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立架栽培较露地栽培全生育期缩短15 d,固形物含量增加0.9%;早春红玉每667 m2产量1804.3kg,比露地栽培增产35.4%,前期产量632.5 kg,比露地栽培增产88.1%;南杂一号每667 m2产量1945.2 kg,比露地栽培增产42.5%,前期产量578.0 kg,比露地栽培增产81.2%;早春红玉每667 m2产值5576.7元,是露地栽培的1.78倍;南杂一号每667 m2产值5866.7元,是露地栽培的1.90倍。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袁梦魂  邓伟  肖朝锋 《农技服务》2014,31(7):239-240
为探索不同种植方式与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黔花生一号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覆膜栽培三个密度(覆膜1:40cm×15cm、覆膜2:50cm×15cm、覆膜3:66cm×15cm)与露地栽培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可增加产量和产值,覆膜1、覆膜2和覆膜3处理分别比露地栽培(ck)增产18.34%、7.66%和0.85%,增效37.15%、5.55%和5.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