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葡萄扇叶病毒的分离、鉴定、提纯及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表现扇叶和叶肉褪绿斑驳症状的先锋、葡萄园皇后和北醇的杂交单株中分离到3个与国外扇叶病毒(GFV)DIL分离物相似的GFY-DIL类似物。它们在昆诺藜、苋色藜、千日红和菜豆上表现症状。提纯病毒颗粒为直径约30nm的球形颗粒。在免疫双扩散试验中均与扇叶病毒抗血清形成完全融合的沉淀线。免疫电镜下病毒颗粒受扇叶病毒抗血清的修饰。利用三种间接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AS—ELISA)从感病的葡萄植株或组培苗叶片中检测了GF。间接异种动物抗休双夹心法能检测提纯GFV的最低浓度为1.6ng—8ng/ml。春季的芽和幼叶为合适的检测器官。  相似文献   

2.
日本发生的葡萄病毒类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田准 《植物医生》1998,11(5):38-40
目前,被认为是病毒或病毒性的葡萄病害有30多种,从葡萄上检测出病毒约30种(Bovey等,1980),并已弄明,其中的20种病毒的传播媒介为昆虫、线虫、土壤菌(表1)。其中,世界性广泛发生、危害严重的有葡萄扇叶病、葡萄卷叶病,尤其在欧美,以扇叶病为代...  相似文献   

3.
4.
 在真核细胞内,RNA沉默是一种保守的抵抗病毒及外源基因等寄生分子的防御机制。温度可以明显地影响植物体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常温状态下,常常会伴随病毒病的爆发,但在较高温度下,症状则会减轻,甚至有些感病植株新生叶片可以较快地恢复健康。目前这类现象的内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不同温度下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侵染的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植株体内病毒蛋白含量,结合症状观察,确定30℃左右是PVX和PVY在心叶烟上引起症状消失即发生系统性RNA沉默的临界温度,此时的感病植株上部新生展开叶片呈现无症状态,下部已发病叶片症状不变。在常温时,由病毒激发的RNA沉默会受到抑制,病毒来源的小分子干涉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含量极少或根本检测不到,植株对于病毒的敏感性较强。当温度达到30或32℃时,感病植株下部症状保持叶片中,病毒起源的siRNAs含量明显增加,而上部新生健康叶片中却检测不到siRNAs的存在。这说明高温激活了RNA沉默介导的植物抗病毒防御反应,导致病毒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5.
 红麻曲叶病是2012年在海南省海口市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病株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叶脉肿大、叶脉变深绿色等症状。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病样中均存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HN08)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其全长为2 738 nt,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uV)各分离物的相似性均大于89.0 %,其中与中国各分离物的相似性均大于99.0 %。该病毒分离物也伴随有β卫星分子,其全长为1 346 nt,与CLCuMuV各分离物伴随的β卫星分子(CLCuMuB)序列相似性大于83.0 %,其中与分离物Fz1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7 %。构建了HN08 DNA-A及其β卫星分子侵染性克隆,通过农杆菌注射接种红麻,接种后30 d,HN08 DNA-A及其β卫星分子混合接种的红麻植株新出叶片开始产生曲叶症状;接种后60 d,二者混合接种的植株大部分叶片表现为严重的曲叶症状,且与田间自然病株症状相同,而二者各自单独接种的红麻植株没有产生明显的症状。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进一步证实这些症状是由HN08 DNA-A及其β卫星分子的共同侵染引起的。因此,海南红麻曲叶病是由CLCuMuV及其伴随的β卫星分子(CLCuMuB)共同侵染引起的。本文首次报道了红麻是CLCuMuV自然新寄主。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黑根病(Black foot disease)是重要的葡萄枝干病害之一,全球葡萄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1],近两年我国有该病害发生的报道[1-2]。田间,黑根病主要危害8年树龄以下的幼树,症状主要表现为发芽异常,枝条节间缩短,叶片失绿黄化,根部出现褐色至黑色坏死等[3-5]。引起葡萄黑根病的病原菌复杂多样,已报道8个属34种病原菌[1]。2021年,北京市林果所育苗棚发现一批葡萄幼苗的根部及根茎部变褐或变黑,根系发育不良,毛细根稀少,  相似文献   

7.
自1958年 Hewitt 证明检索剑线虫Xiphinema index 可传染葡萄扇叶病毒以来,已有很多报道。目前已知有20种以上的病毒可由线虫传染(见表1、2)。此外,还有数种病毒虽未确认线虫传染,但具有线虫传染的相似性状,如可可坏死病毒,葡萄铬黄花叶病毒,樱桃李潜隐环斑  相似文献   

8.
法国农业部和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部长确认要投入资金重新开始在葡萄园进行的抗葡萄扇叶病毒的转基因葡萄跕木实验,这项转基因实验在上个月被反对转基因的组织破坏。抗葡萄扇叶病毒转基因实验由法国全国农业研究院(INRA)牵头实施,农业部部长预计,  相似文献   

9.
柑桔裂皮病(Citrus exocortis Viroid)是柑桔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40年代末期国外首次报道。70年代我国发现症状,经鉴定是一种类病毒CEV引起。人们从病原鉴定、诊断枝术研究较深入,田间为害损失报道较少。本文以内江县为基点,重点调查田间症状、分布、发病率、对树势影响和产量损失及品质测定。结果是:树冠矮化、砧木裂皮、叶片黄化斑驳、落叶重、着果低。8~12年生桔树田间发病率6.75%,有点发型和集团型分布;单株平均减产26.08kg/株,减产75.76%,甚至无收。全县因裂皮病一年减少产值56.33万元,严重时近百万元。提出了控制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葡萄卷叶病(grapevine leafroll disease,GLRD)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生产和葡萄酒产业.至今已报道11种具不同血清学关系的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均可引起葡萄卷叶症状,其中GLRaV-2为长线形病毒属(Closterovirus)成员[1].  相似文献   

11.
梧州市发现草莓根腐线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 1月中旬开始 ,在梧州市苍梧县龙圩镇大恩草莓种植示范样板点种植的草莓苗上发现一种新的病害。植株被害后 ,症状表现为 :发病初期叶缘变红褐色 ,以后整个叶片呈紫褐色 ,严重时植株凋萎枯死。病株根坚硬 ,变褐 ,成株根上有椭圆形病斑 ,黄褐色到黑褐色 ,因而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呈黑褐色根腐 ,植株地上部矮化 ,叶片小而短 ,缺乏活力 ,果实小而无光泽 ,产量低。  经田间采样并对病根用浅盘法进行室内2 5℃ 2 4h线虫分离 ,在病根 (包括根附土壤 )分离到大量寄生线虫及腐生线虫 ,以寄生线虫为主 ,每根病株根部平均有虫 1 1 4头。经鉴定 ,…  相似文献   

12.
‘阳光玫瑰’葡萄中主要葡萄病毒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葡萄病毒病可以造成葡萄植株长势衰退、产量降低,甚至死亡。对葡萄上发生的病毒种类和侵染情况进行研究,可为我国葡萄病毒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是日本国家果树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Yamada et al.,2008),引入我国后在各地栽培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叶片反卷、畸形、褪绿斑驳、透明斑等类似病毒病的症状,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目前尚无关于  相似文献   

13.
水稻矮缩病是一类由带毒昆虫传播的植物病毒病.虽然不同病毒种类引起的症状表现各异,但均可以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产量损失.2007年7~8月,广西百色、河池两市的部分稻区田间禾苗长势异常,植株表现明显矮化,叶片扭曲,不抽穗等病征,发生面积约800 h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通过对辽宁省不同葡萄品种进行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以期为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没有对霜霉病完全免疫的品种,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品种间霜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供试的65个品种中,室内离体叶片接种评价高抗品种3个,抗病品种23个,感病品种24个,高感品种15个;田间自然发病调查评价高抗品种1个,抗病品种19个,感病品种35个,高感品种10个。欧美杂交品种(系)相对欧亚杂交品种(系)较抗病。  相似文献   

15.
田间如何诊断线虫传毒病害李笃肇(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北碚630716)1958年赫尤特首次发现葡萄扇叶病毒是由标准剑线虫(xiphinemaindex)传播。现已证明植物寄生线虫5个属剑线虫(Xiphinema)、长针线虫(Longidorus)、拟长...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卷叶病是葡萄上一种重要的病毒病,在国内分布较为普遍,引起该病的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是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已报道的GLRaVs至少有5种,其中GLRaV-3是葡萄卷叶病毒属Ampleovirus典型成员(Ling et al.,2004)。目前,检测GLRaV-3的方法主要有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相似文献   

17.
<正>桑树花叶型萎缩病(mulberry mosaic dwarf disease,MMDD)是一种困扰桑树生产长达半个多世纪以上的重要病害,其病原长时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感病桑树植株矮小,叶片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叶缘卷曲,叶脉上有突起等症状,严重影响桑蚕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病毒病害研究组利用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的病毒学研究方法从感病桑树样品  相似文献   

18.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是严重危害世界经济作物的一种病毒,寄主范围广泛。田间调查发现黄瓜Cucumis sativus表现出叶片黄化、脉间褪绿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感病症状,同时叶片背面聚集了大量烟粉虱。采用RT-PCR方法对样品叶片和烟粉虱进行检测,ToCV感染率为65%,且发病叶片上烟粉虱携带ToCV。为进一步确定黄瓜是否为番茄褪绿病毒的新寄主,室内利用农杆菌侵染性克隆接种健康黄瓜,结果显示:接种30 d的黄瓜新生叶片出现褪绿症状。采用ToCV HSP70基因的引物对田间黄瓜叶片、烟粉虱和室内黄瓜新生叶片进行RT-PCR,扩增出约450 bp的条带,在NCBI上BLAST显示与KC887999.1的同源性最高,为99%。这些数据表明黄瓜是番茄褪绿病毒的寄主。这是ToCV感染黄瓜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狄原渤 《植物保护》1964,2(5):221-222,223
一、马铃薯环腐病的田间诊断 1.病株症状检验 病薯播种后,根据其感染程度以及遭受软腐细菌等次生侵染,严重的常发生死苗和发芽迟缓,生长较慢。但是明显的症状还是在植株开花以后、比较后期才表现出现来。田间检查时可首先注意生长矮小、黄化,特别是发生萎蔫的植株。这类植株经仔细观察,可见一枝或数枝发生萎蔫、黄蔫现象,自下而上,下部枝叶常常首先萎蔫,下垂枯死。上部叶片自边缘向内卷,似失水状,颜色灰绿,由叶缘向中心或叶脉处逐渐变黄,最后变黄处可以枯死。  相似文献   

20.
正皱木复合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是引起葡萄木质部畸形的一类病害的统称,在沙地葡萄、Kober5BB和LN33品种上表现茎痘、茎沟和栓皮等症状,其中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与Kober5BB品种上出现茎沟症状有关,而葡萄病毒B(Grapevine virus B,GVB)与LN33品种上出现栓皮症状有关。GVA和GVB属葡萄病毒属,主要通过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