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号:200810064522.2为解决纤维增韧水泥基材料抗弯、抗断裂强度偏低,韧性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纤维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碳纳米管纤维水泥基材料由纤维分散剂、有机溶剂、碳纤维、碳纳米管、去离子水、超塑化剂、聚合物乳  相似文献   

2.
单壁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材料,它在复合材料、平板显示器、真空电子器材、生物探测器、抗电磁干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纳米技术在催化剂的设计、制备、煅烧等环节控制氧化剂的形态、构型、晶型及反应条件,控制单壁碳纳米管SWNT的结构和直径,南开大学合成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SWNTS)的技术已具备产业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于作龙研究员领导的青年研究小组,自行设计制造了移动床催化裂解反应装置,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碳纳米管的连续化批量制备。 碳纳米管(CNTs)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纳米级无缝管状结构碳材料,具有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独特的金属或半导体导电性、极高的机械强度、储氢能力、吸附能力和宽带电磁波吸收特性等。它在储能材料、催化材料、导电材料、纳米电子元器件和复合材料中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由碳纳米管制成的电子探针针尖、场发射电极等已经正式应用,由碳纳米管增强的抗静电Nory…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发展与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兴起与发展情况,分析指出我国城市森林建设驱动的源动力为城市多样性需求和城市森林的多功能的耦合,提出我国城市森林建设遵循“需求—功能—驱动”的规律,主要形成了生态主导驱动型、经济主导驱动型和社会文化主导驱动型三种城市森林建设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外城市森林建设历程与驱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由来已久, 在长期的建设历史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探讨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的不同驱动规律, 对我国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森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中回顾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概括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历程, 指出国外城市森林建设主要有生态主导驱动、经济主导驱动和社会文化主导驱动等3种驱动模式, 归纳出国外城市森林建设驱动的两大特点; 根据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的这些驱动规律, 对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纤维增韧水泥基材料抗弯、抗断裂强度偏低,韧性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纤维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突破了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近10年来无法提升的困局,将其转化效率从1%提高到了3%以上,让一度沉寂的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研究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相关论文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由于比传统材料更轻更薄更灵活,碳纳米管刚一问世就被认为是制造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但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亚非和他的学生陈长鑫博士等人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太阳能光伏电池,这种纳米太阳能光伏电池把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光敏量子线材料,跨接于两个分别具有高、低功函数的非对称金属电极上,在碳纳米管中形成单向内建电场以分离管内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介绍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制备原理,以及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ECS)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碳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和导电聚合材料3种电极修饰材料在MIECS中的应用。碳纳米材料主要涉及石墨烯及其系列衍生物、碳纳米管(CNT);磁性材料在归纳对比了涂覆、磁吸附、电聚合这3种电极修饰方式之外,主要介绍了基于传统电极和基于磁控电极的磁性分子印记聚合物(MMIP)修饰;导电聚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有化学合成、电化学聚合和微生物辅助聚合,重点叙述了电化学聚合法的特点。最后,对MIECS的发展前景和面临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一种轻质、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柔韧性强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在柔性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以及电磁屏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柔性超级电容器领域中,纤维素基材料的多羟基结构是电解质离子传导的良好介质,有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容特性以及循环特性,并且易与导电活性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高分子)通过涂布、共混、层层自组装以及原位聚合等方法构建导电框架以制备柔性电极材料。综述了基于纤维素材料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开发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基于不同纤维素基原料(原生纤维素、纳米纤维素以及纤维素衍生物)制备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方法以及所得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分析归纳了纤维素基材料在柔性电极中的主要作用:作为骨架支撑柔性电极材料、充当柔性基底(可兼有隔膜作用)、形成多孔结构传输电解质离子。最后,对纤维素材料在柔性电极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孙凌  于文勇  张春平 《森林工程》2011,(5):65-67,70
近年来纳米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交通材料领域,纳米改性沥青即为其一种。碳纳米管有大量共轭键和环形结构,和SBS以及沥青的相容性比其他无机纳米材料更好。本文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添加碳纳米管和SBS改性剂对沥青改性,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添加量在0.02%0.08%范围内,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能得到改善,碳纳米管对沥青的作用,必须是需要与SBS协同作用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的关键是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尝试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之下去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效地把自主学习培养成自身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放电法、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激光烧蚀法。其中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以高效率的制备碳纳米管,是最理想的大规模生产碳纳米管的方法。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碳纳米管的关键是催化剂,为制备高质量的碳纳米管,一般采用双金属催化剂在合适温度下与碳源气体接触。但该催化剂所制备的碳纳米管产率低,且残余催化剂很难去除。我们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制备碳纳米管的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以及多壁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智能手机距离传感器工作原理和驱动工作流程的剖析,提出一种工厂校准方法,计算物体靠近、远离状态的门限阀值,使智能手机出厂时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一致.然后在工厂校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距离传感器的驱动层代码中添加快速校准方法,进一步优化数据,以解决智能手机在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距离传感器检测失效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方...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材料在被拉往一个方向时,另一方向就会变薄,这类似于橡皮筋被伸展时的表现.不过,一种被称为"巴基纸"的碳纳米管在伸展时可增加宽度,在均匀压缩时长度和宽度均可增加.  相似文献   

16.
赵俐  洪彪 《内蒙古林业》2004,(10):43-44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基本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同一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产业》2010,(4):58-58
据日本东芝公司水与环境工程中心发布的公报说.该中心项目带头人野闾毅率领的研究小组从木材中提取出碳材料.这是一种被称为纳来碳材料的新材料.具有碳纳米管和线圈状的纳米级螺旋结构。在为塑料的主要原料——树脂添加这种新材料后.能够提高树脂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城市轨道车辆4象限斩波调速电传动系统”所用的2000A/2500VGTO器件可靠地工作,根据该GTO器件的相关参数,提出了其驱动电路、吸收电路应达到的参数要求,并对所设计的具体的吸收电路进行了说明,最后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简单、新颖、环保的制备甲壳素/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工艺方法。先利用一次研磨法制备出甲壳素纳米纤维(CNFs),纤维直径分布在10~30 nm之间;然后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剂,通过超声混合法制备CNFs/碳纳米管(CNTs)复合电极;再使用扫描电镜、力学试验机、四探针、热机械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材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NFs/CNTs复合薄膜内部纤维相互交织,呈现三维网状结构。在此复合物中,甲壳素起到了增强力学性能和抑制碳纳米管团聚的作用,力学性能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低至46.23 MPa和1.18 GPa,相比于甲壳素纯膜(113.48 MPa和3.72 GPa)分别减少了59.3%和68.3%。热膨胀系数从2.84×10-5m/K降至3.42×10-6m/K,仅有甲壳素纯膜的12%。CNFs/CNTs复合材料的电导率(1 471.9 S/m)显著提高且电化学性能优异,电容量在经过1 00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依然保持在99%以上,在扫描速率为10 m V/s时,复合薄膜的电容量达到48.1 F/g。制得的柔性电极材料,成本低廉且环保,今后在便携可折叠装置和固态超级电容器电极方面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相变蓄热电供取暖器一种用相变材料存放热能的家电新成员——相变蓄热电供取暖器最近在合肥问世。这种取暖器的主要特点是将电能储存在相变材料中,当需要时再将其释放出来。这样的好处是:①解决了因用电集中,而造成电路负载过重引起的线路、设备事故或停电。②不因停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