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滴灌带间距和灌水定额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姓名:赵妍  王凤新  周奇  杨开静  张友良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小麦、玉米滴灌条件下需水需肥规律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12-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河西走廊玉米、小麦田间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201503125)。
摘    要:为了探究春小麦合适的滴灌灌水定额和滴灌带间距组合,2015年3—7月进行了春小麦大田试验,研究3种滴灌带间距(D1:60 cm、D2:90 cm、D3:120 cm)和3种灌水定额(I1:35 mm、I2:45 mm、 I3:55 mm)对西北旱区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处理为D1I2达到8964 kg/hm2。当滴灌带间距为60 cm和90 cm时,灌水定额从35 mm增加至45 mm时产量显著增加,灌水定额达到55 mm时产量分别下降9.5%和2.2%。灌水定额为35 mm和45 mm时,滴灌带间距60 cm的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滴灌带间距120 cm的处理;灌水定额增加到55 mm时,3个滴灌带间距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在1.57~2.11 kg/m3间变化,最高的为D2I2处理。综合考虑产量、灌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滴灌带投入,D2I2处理是该地区最优的滴灌带间距和灌水定额组合。

关 键 词:烤烟  烤烟  氯含量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黔西南州  
收稿时间:2015-12-08
修稿时间:2016-01-0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