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适期晚播对不同密度冬小麦产量和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
作者姓名:阚茗溪  钤太峰  郭风法  仵允峰  韩秀兰  代兴龙
作者单位: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山东农业大学“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级课题“农学类本科生实践技能训练田(认知田)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山东省高水平 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农学;山东省教育厅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2015125)。
摘    要:(方法)本试验在宽幅播种条件下,以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设计常规播期10月10日和适期晚播10月20日2个播期处理,各播期下分别设置225、375和525万/公顷3个种植密度,(目的)研究了播期和密度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茎秆重心高度、基部节间机械强度和茎秆抗倒指数的影响,以期明确适期晚播对密植高产冬小麦产量和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冬小麦的产量和抗倒性能。各播期间适度密植(375万/公顷)可通过提高穗数获得高产,且在两播期间无显著差异。适度晚播显著提高各密度冬小麦抗倒指数;在晚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小麦重心高度提高的幅度、基部节间机械强度降低的幅度显著低于常规播期,从而使得适期晚播密植小麦的抗倒能力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适度密植小麦可通过适期晚播平衡其产量和抗倒能力,本试验条件下,采用375万/公顷的种植密度,在10月20日播种,可协同实现高产、稳产。

关 键 词:稻田  稻田  耕作措施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生物学特性  
收稿时间:2018-07-10
修稿时间:2019-10-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