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稻曲病的识别与防治
引用本文:陈永兵,刘福明.稻曲病的识别与防治[J].植物医生,2005,18(3):9-10.
作者姓名:陈永兵  刘福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325006
摘    要:稻曲病是由稻曲霉病菌(绿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农民误认为是丰年征兆,称它为"丰年谷"或"丰收果".稻曲病在世界大多数稻区都有发生,我国亦早有记载.在浙南稻区,20世纪60年代前发生零星,危害轻微,不为人们所注意.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推广,稻曲病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的常见病害,致使水稻部分籽粒发病,造成空秕粒增多,粒重下降,一般年份产量损失5%左右,偏重发生年份损失可达40%以上;同时,米质变劣,商品价值降低,对水稻优质高产影响较大.

关 键 词:稻曲病  20世纪60年代  防治  识别  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  常见病害  水稻生产  丰年  稻区  病菌  收成  浙南  发病  籽粒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