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羊KIF-Ⅰ基因外显子6与绒性状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方光新,方 毅,李丽娟.山羊KIF-Ⅰ基因外显子6与绒性状的相关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47-52.
作者姓名:方光新  方 毅  李丽娟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外资项目办公室;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毕节大学草地生态研究所;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90608-115118343)
摘    要:【目的】研究新疆3个地方山羊品种KIF-Ⅰ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绒性状的相关性,为新疆山羊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对213只新疆山羊、294只南疆绒山羊、253只博格达绒山羊的KIF-Ⅰ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绒细度、绒厚度、产绒量和产绒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①KIF-Ⅰ基因外显子6区域存在1个突变点,即c.5106位发生了碱基T转变为C(TC)的突变(M23912:c.5106 TC)。在3个山羊品种中,检测到了TT、CC、TC 3种基因型,T和C 2个等位基因,其中T为优势等位基因,其在新疆山羊、南疆绒山羊、博格达绒山羊中的频率分别为0.502,0.509和0.583,且3个山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②方差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仅与绒细度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且CC基因型个体绒细度显著小于TC和TT基因型个体;绒厚度、产绒量和产绒后体质量在3种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CC基因型可作为山羊绒细度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DNA标记。

关 键 词:新疆山羊品种  KIF-Ⅰ基因外显子6  产绒性状  相关性分析
收稿时间:2009/10/3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