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饲料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液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姓名:杨丽萍  郑文佳  秦超彬  高风英  谢帝芝  闫潇  朱华平  卢迈新  聂国兴
作者单位:1. 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80;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2.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3. 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80
基金项目: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4IRTSTHN01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9)
摘    要:为探讨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种不同糖脂比(1.5、2.3、3.9、7.0、16.5)的等氮等能饲料,以吉富罗非鱼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糖脂比升高,吉富罗非鱼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先升高后降低,糖脂比为3.9和7.0时,WGR、SGR和PER最高。饵料系数(FCR)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在糖脂比为3.9和7.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随着饲料糖脂比的增加,吉富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在糖脂比为16.5时达到最低水平,但仅与1.5组存在显著差异。血浆甘油三酯在糖脂比最高组也出现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同样在糖脂比最高组显著低于3.9组。然而血糖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糖脂比为16.5时显著高于其他组。随着糖脂比的升高,吉富罗非鱼幼鱼肝脏中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及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则逐渐下降。根据二次回归模型得出,在等氮等能的饲料条件下,吉富罗非鱼幼鱼最适宜的糖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9.69%和9.53%,其对应的糖脂比为8.4。

关 键 词:吉富罗非鱼  糖脂比  生长  血清学指标  PK  PEPCK
收稿时间:2016-04-21
修稿时间:2016-06-0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