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施氮量对小麦花后氮素分配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作者姓名:姜丽娜  岳影  李金娜  张雅雯  朱娅林  李春喜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453007,河南新乡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14,2013BAD07B07);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D0300203-3)
摘    要:为研究黄淮海麦区化肥投入不断增加,而产量却徘徊不前的问题,以当地主栽品种矮抗58和周麦22为材料,采用4个施氮水平(0、120、240、360kg/hm 2)和品种的二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氮素分配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至成熟期小麦植株地上部各营养器官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均下降。施氮量对开花期和成熟期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增加氮肥能显著促进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转运和花后氮同化。开花期周麦22叶片氮素转运量优于矮抗58。矮抗58和周麦22花后氮同化量均以施氮量360kg/hm 2最高,花前氮素积累转运量对子粒贡献率达60.25%~97.55%,子粒氮收获指数为59.82%~79.48%,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施氮量120kg/hm 2处理的氮素养分利用效率、农学利用效率及生产效率均最高。增施氮肥对小麦子粒产量有显著促进影响,矮抗58在施氮量为360kg/hm 2时有最大子粒产量,周麦22在施氮量为240kg/hm 2时有最大子粒产量。推荐矮抗58和周麦22在黄淮海麦区的施氮量为240~360kg/hm 2

关 键 词:小麦  施氮量  品种  氮素积累  氮肥利用率  
收稿时间:2017-12-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