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密度、施氮量对宜机收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卢平,罗上轲,叶开梅,宋碧,张军.密度、施氮量对宜机收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20,39(4).
作者姓名:卢平  罗上轲  叶开梅  宋碧  张军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贵州省作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贵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生创新基地研究生创新基金;贵州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贵州省特色粮油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摘    要:为探究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量,以前期筛选的宜机收玉米品种‘先玉1171’为材料,采用随机区试验组设计,设置3个密度和4个施氮水平,在贵州普定县研究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机收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显著降低了机收玉米的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倒伏率逐渐增大,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均减小,种植密度从52500株/hm~2增加到82500株/hm~2,茎粗和单株叶面积降低15.20%、22.38%,叶面积指数增加21.78%,倒伏率增加1.12倍,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分别减小7.40%、5.11%和6.68%;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株高、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当施氮量达180 kg/hm~2,分别比不施氮处理提高了7.93%、11.47%、7.43%、10.12%、10.81%和24.44%;当密度为67500株/hm~2,施氮量为180 kg/hm~2,茎粗大小适中,产量最高,倒伏率较低,株高及穗位整齐,成熟一致,适宜机械化收获。综合分析认为机收玉米品种‘先玉1171’在贵州普定县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67500株/hm~2和180 kg/hm~2。

关 键 词:密度  施氮量  机收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