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UV-B对紫球藻生长抑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静,郭照冰,王瑾瑾,韩珣.UV-B对紫球藻生长抑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8,39(6):114-120.
作者姓名:王静  郭照冰  王瑾瑾  韩珣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3023;91544229-0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与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510300048;201610300038)
摘    要:由于氟氯烷烃化合物(CFCs)的污染,日趋严重的臭氧层(Atmospheric ozone)侵蚀的问题,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B(UV-B:280-315nm)波段的辐射不断增强,通过影响海洋微藻的初级生产率从而导致了海洋生态化境的变化。为了探究UV-B辐照对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细胞的作用机理,具体量化胁迫抑制剂量,通过考察紫球藻细胞生长对不同辐照剂量、pH值及培养基的响应,结合紫球藻细胞叶绿素a(Chl-a)、藻红蛋白(PE)、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生成量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其对紫球藻细胞内含物及细胞代谢活性的持续性影响。UV-B辐照通过固定强度为0.35 W/m2的紫外平行光束仪,调节照射时间以得到实验设计辐射剂量0、75、150、200、250、300、400、500 mJ/cm2,对应照射时间分别为0、36、72、96、120、144、192 min。结果表明,高剂量的UV-B辐照对紫球藻细胞生长有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辐照剂量大于300 mJ/cm2时会直接导致藻细胞群体的大量死亡,抑制并破坏紫球藻细胞内光合色素和藻红蛋白的合成。碱性环境和培养基本身对UV-B辐照抑制紫球藻细胞的生长有一定阻碍。紫球藻细胞内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随UV-B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MDA则持续增加。EPA的生成量随UV-B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减少,低剂量的UV-B辐照(75-150 mJ/cm2)可促进紫球藻胞外多糖的合成。研究结果可为紫球藻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利用UV-B辐照技术控制紫球藻藻华的工艺条件。

关 键 词:UV-B  紫球藻  抑制作用  生理特性
收稿时间:2017/3/15 0:00:00
修稿时间:2018/11/17 0:00:00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rphyridium purpureum
WANG Jing,GUO Zhao-bing,WANG Jin-jin and HAN Xun.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rphyridium purpureum[J].Journal of Hydroecology,2018,39(6):114-120.
Authors:WANG Jing  GUO Zhao-bing  WANG Jin-jin and HAN Xun
Institution: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P.R.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P.R.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P.R.China and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P.R.Chin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