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水蛭人工养殖技术
引用本文:汪谦荣.浅谈水蛭人工养殖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3(14):189-189.
作者姓名:汪谦荣
作者单位:霍山县佛子岭农技服务中心 安徽 霍山237271
摘    要:水蛭,俗名蚂蟥,具有水生性、野生性、变温性和特殊的食性,属环节动物。水蛭含有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具有抗凝固破淤血之功能,其药用价值高,近年来国内外年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捕捞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水蛭的人工养殖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情况,我们总结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水蛭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养殖池的建造 根据水蛭的生活习性,养殖池选址应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宽3-4米、深1米,长度依地势而定。大规模养殖可利用池塘或低产田修造。池宜小不宜大,宽3-4米、深1米,长度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拓水口都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布拦住,以防水蛭外逃。池底放一些石块或树枝,供水蛭栖息,池周边建立围栏,一般采用1米宽的60目以上的尼龙网,其中20厘米埋在地下,每隔1-2米有1根支撑柱,用竹竿或水泥柱均可。池四周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平台高于水面10-20厘米便于水蛭打洞产茧。每隔2米用瓦片正反相叠,从池底直至平台,一组两摞,供水蛭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养殖池中种植一些水草或浮萍等青绿饲料,以便于田螺生长。池刚建好时不能立即投种,应注满水并加入食醋、尿素经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浸泡,直至池壁长满青苔,这样池体中含碱物质才能清除。

关 键 词:人工养殖技术  水蛭素  小规模养殖  大规模养殖  养殖池  环节动物  药用价值  年需求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