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施硅硒联合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高敏 周俊 刘海龙 胡远妹 徐磊 梁家妮 黄贵凤 周静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贵溪市环境保护局, 江西 贵溪 3354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江西省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昌 33009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5B01);“973”项目(2013CB934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46) |
| |
摘 要: | 为研究水稻叶面喷施硅硒溶液联合稻田不同水分管理对中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镉吸收转运特征的影响,在田间设置4种叶面喷施处理和2种水分管理交互的裂区试验,共8个处理:稻田常规水分管理下,叶面喷施去离子水(W1CK)、硅溶胶(W1Si)、亚硒酸钠溶液(W1Se)、硅硒等体积混合液(W1SS);孕穗后期稻田持续淹水管理下,叶面喷施去离子水(W2CK)、硅溶胶(W2Si)、亚硒酸钠溶液(W2Se)、硅硒等体积混合液(W2SS)。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硅硒溶液处理和孕穗后期淹水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均没有显著影响。常规水分管理下,与对照W1CK处理相比,W1Si和W1Se处理分别降低水稻糙米中镉含量的71.7%和61.9%(P0.01),同时镉从水稻根到茎的转运系数分别降低27.4%和34.5%,从茎到叶的转运系数分别增加46.5%和55.3%。孕穗后期持续淹水管理下,W2CK处理与W1CK处理相比糙米镉含量降低57.5%(P0.05),而叶面喷施硅硒溶液处理组与W2CK相比,糙米中镉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水稻叶面喷施硅硒溶液和孕穗后期稻田持续淹水,可以有效阻止镉在水稻体内的迁移,显著降低水稻糙米对镉的积累。叶面喷施硅硒联合稻田孕穗后期淹水管理对水稻糙米降镉效果未见协同效应。
|
关 键 词: | 叶面喷施 硅 硒 水稻 镉 水分管理 |
收稿时间: | 2017-09-03 |
修稿时间: | 2017-11-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