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造林试验
作者姓名:林书荣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林业局,福建,南平,353000
摘    要:马尾松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生长差异显著,容县松、上思松、尤溪松三者之间幼林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容县松,其次是上思松,造林3年后容县松树高、胸径分别达到3.07m、3.51cm,比尤溪松树高、胸径生长分别增加了15.0%、25.8%,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2.5%、31.1%、40.4%;造林2年的宁明松和尤溪松相比,宁明松生长明显优于尤溪松,树高生长增加了16.4%,胸径生长增加了10.1%,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3.4%、40.2%、60.7%;马尾松虽然耐瘠薄,但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分生长影响比较明显,高标准、高质量的马尾松林分需要立地条件的保证;造林密度和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无显著影响,考虑到生产实际,马尾松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0m×2.0m,马尾松容器苗造林整地规格可以适当降低,穴的规格可以采用25cn×20cn×20cn中穴造林或15cn×15cn×10cm的小穴造林。

关 键 词:马尾松  地理种源  密度  整地规格
文章编号:1005-5215(2008)01-0014-04
收稿时间:2007-10-11
修稿时间:2007-10-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