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型奶牛场蹄病综合防治
引用本文:王元成,彭广能,刘长松.大型奶牛场蹄病综合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4):62-63.
作者姓名:王元成  彭广能  刘长松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雅安625014
摘    要:四川省某大型奶牛场自建场以来,蹄病发病率逐年攀高,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7~9月份。2004年该场蹄病特别严重,发病率高达32%;护理区中病牛80%以上患有蹄病。蹄病引起产奶量大幅度下降,并由此淘汰掉许多无医疗价值的病牛,给牛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患牛几乎都为后肢蹄部发病,发病时间短的可观察到有轻度跛行,运动短步、强拘,站立频频交替负重。病情较重的起立困难,不愿走动,以蹄缘着地,不敢负重,蹄部严重变形,两趾间分开,趾向上高高翘起,呈舟状,蹄趾中沟和侧沟出现角质腐烂、脆弱,趾间的皮肤腐败发出难闻的臭气,蹄踵至悬…

关 键 词:奶牛场  蹄病  综合防治  医疗价值  经济损失  发病率  四川  季节性  大幅度  产奶量
文章编号:1004-7034(2006)04-0062-02
收稿时间:2005-06-14
修稿时间:2005年6月1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