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影响黄牛受胎率的因素及解决措施──黄牛改良工作之浅见
引用本文:王景儒,宋振清,侯国瑞,孙富国.影响黄牛受胎率的因素及解决措施──黄牛改良工作之浅见[J].当代畜牧,2002(12).
作者姓名:王景儒  宋振清  侯国瑞  孙富国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农业学校,辽宁省朝阳农业学校,辽宁省朝阳农业学校,辽宁省北票市药械管理站 122000,122000,122000
摘    要:运用良种肉用牛 ,广泛地对体形小、生长慢、出肉率低的本地黄牛进行改良 ,其杂交后代均具有父本的特征 ,即体躯增大、体形结构好、适应能力强、生长发育快 ,无论是初生重、日增量、屠宰率和净肉率都比同龄本地黄牛显著提高。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 ,改良黄牛 ,各地都已展开 ,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农村母牛饲养分散和常年发情等自然因素 ,加之目前基层技术力量又十分薄弱 ,因而使冷冻精液改良黄牛不能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各地黄牛数量不少 ,但适龄母牛的三率—受配率、受胎率、成活率很低 ,牛的增长速度缓慢 ,是当前养牛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