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干流轮虫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钟可儿  陈敏建  田盼盼  马吉顺  周琼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YFD09006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20SCPY007)
摘    要:
为阐明长江干流轮虫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水体物理化学参数将长江干流自源头至下游共27个江段的生境空间划分为4个区域:高山区、峡谷区、平原区、河口区,探究各区域轮虫群落结构特征与分布规律,并基于生物学方法评价了长江干流各区域水质现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在长江干流共鉴定出轮虫37属85种,其中包括指示种63种,以寡污型种类为主。4个研究区域共有优势种12种,其中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ualg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在多个水域均占优势。长江干流轮虫平均密度为19.66 ind./L,平均生物量为0.11 mg/L。轮虫密度与生物量分布规律均表现为峡谷区>平原区>高山区>河口区。干流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为2.62,Pielou均匀度指数值为0.78。其中,各区域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区域Pielou指数分布相对均匀。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峡谷区与平原区轮虫群落相似性较其他区域高。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藻密度、溶氧、...

关 键 词:长江干流  轮虫  群落结构  环境因素  生物多样性  空间异质性  十年禁渔  水生态环境评价
收稿时间:2022-09-0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