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免耕的固碳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缪雄谊叶思源  韩宗珠丁喜桂袁红明  赵广明王锦
作者单位: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2. 中国海洋大学3. 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基金;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大地调项目
摘    要:免耕是一种保护性耕作,可显著地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土壤有机碳的获得或者损失取决于生物或有机质剩余的碳增加量与作物收割、微生物化或者分解过程中的碳丢失量这二者的比率。农田耕地的废除恰好可以使作物残茬分解速率降低、土壤有机碳增加。而与土壤耕地有关的几个因素加速了残茬的分解。秸秆还田的手段通过微生物分解的方式提高了对损失碳的利用。免耕提高了农业可持续性能力和抵消人为因素的温室气体排放。总CO2释放量的50%发生在夏季。研究中CO2平均年释放数据表明NT释放量低于常规耕种系统,表层碳积累量明显高于常规耕种系统。除了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以外,免耕对土壤质量参数产生好的影响,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渗透率,减少了流失和侵蚀,这些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土壤表层有机质积累的结果。文中指出,中国应加土壤固碳能力的研究,并适度的推广免耕政策。

关 键 词: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  
收稿时间:2013-08-26
修稿时间:2013-09-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