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 |
| |
作者姓名: | 段敏 闫佳会 郭青云 |
| |
作者单位: |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宁810016 |
| |
基金项目: | 粮食作物重要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021),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基金(2014-NKY-05) |
| |
摘 要: |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的抗性差异,于2014—2015年采用堆测法人工接种鉴定了178份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结果显示,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黄矮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甘A100、川766、陕1059、兰麦-2的病情指数依次为14.83、23.60、23.99和24.66,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病情指数在50.00以上的高感品种有69份,包括尕老汉、白板麦、兴热密穗等,其中白板麦病情指数高达72.35,高于感病对照阿勃;其余种质资源病情指数在25.00~50.00之间,表现为感病;甘A101、甘A99、藏515、藏519、木汉麦、群科大白麦、拉胎板麦、小红麦-2和朗县折达25初期表现感病,后期恢复健康,有一定的耐病性;抗病性不同的种质资源感染BYDV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很大,抗病对照中4产量损失8.96%,耐病品种产量损失在13.64%~19.74%之间,高病品种尕老汉产量损失达41.91%,表明小麦种质资源中抗BYDV的品种极少。
|
关 键 词: | 抗性鉴定 堆测法 小麦黄矮病 种质资源 |
收稿时间: | 2015-10-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