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阿拉斯加水域鱼类生态特征及其重要性评价 |
| |
作者姓名: | 林倩倩 朱国平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10306;上海海洋大学,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 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18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
| |
摘 要: | 为了对北极鱼类的生态特征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北极鱼类资源,以现有北极阿拉斯加水域鱼类生态科学信息为基础,针对北极阿拉斯加水域104种主要鱼类,从栖息深度、营养级、昼夜垂直移动及季节性洄游、生态重要性、传统文化重要性及商业重要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北极阿拉斯加海洋鱼类为中上层鱼类或中层鱼类,栖息水域多在1 000 m以浅的陆架或陆坡水域;营养级范围为3.0~4.5,处于较高和较低营养级的鱼种较少;大部分鱼类的重要性知之甚少,目前仅少量鱼种在北极海域生态系统、传统文化以及商业性渔业中起到关键作用;具昼夜垂直移动及季节性洄游特性的鱼种各占一半左右;基于聚类分析,以栖息深度、垂直移动、季节性洄游及营养级4个指标作为变量,该水域属于5个生态类群,而以生态、传统文化以及商业重要性3个指标为变量,则该水域鱼类可划分为3个类群。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北极鱼类生态学研究及北极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我国参与北极鱼类资源潜力的开发及国家权益的争取提供参考信息。
|
关 键 词: | 鱼类 生态特征 渔业资源 阿拉斯加 北极 |
收稿时间: | 2017-11-11 |
修稿时间: | 2018-04-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