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多样性 |
| |
作者姓名: | 陈倩倩 刘波 朱育菁 刘国红 车建美 王阶平 郑雪芳 张海峰 |
| |
作者单位: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福州 35000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020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8R1017-1);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2018J0103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组项目(A2017-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1-11) |
| |
摘 要: | 为了解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细菌的多样性,明确不同深度的细菌群落组成,采用五点采样法,收集了发酵床表层10 cm、中层30 cm、深层50 cm的垫料,分别进行垫料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原核生物16S rDNA基因V3~V4区的扩增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试验共获得1 045 225条序列,共包含32门、303科、609属和1834类OTUs。表层垫料细菌数量最多,中层垫料细菌种类最多。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有所差异,在表层垫料中,变形菌门(25.9%)和放线菌门(10.2%)相对含量高;中层垫料中拟杆菌门(27.8%)、变形菌门(25.1%)和厚壁菌门(17.0%)相对含量高。发酵床垫料表层和中层细菌多为有机物降解菌,主要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变形菌门的黄单胞菌科和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细菌。随着垫料深度增加,拟杆菌门(33.3%)和螺旋体门(9.2%)含量升高,厌氧菌如螺旋体门的螺旋体科、拟杆菌门的腐螺旋菌科在深层垫料中达到峰值。研究表明,表层垫料中微生物含量最高,代谢最为活跃,是主要的有机质降解层;深层垫料厌氧菌含量高。
|
关 键 词: | 微生物发酵床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不同深度 |
收稿时间: | 2019-04-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