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增减施后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
| |
作者姓名: | 谢丽华 廖超林 林清美 唐茹 孙钰翔 黎丽娜 尹力初 |
| |
作者单位: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11)和湖南省高校科研重点项目(15A085)资助。 |
| |
摘 要: | 利用一个长达35 a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在保证原有定位试验继续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部分原化肥处理增施有机肥,部分原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或者增施有机肥,研究有机肥增减施后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结果显示:红壤性水稻土以0.25 mm团聚体为主;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低排序均表现为:0.25 mm团聚体0.25~0.053 mm团聚体(0.053 mm)团聚体,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红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碳含量和2mm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影响的大小排序为:0.053 mm0.25~0.053 mm(2 mm)2~0.25 mm;游离氧化铁和络合态铝对2~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有着重要影响,游离氧化铁在2 mm团聚体的形成中发挥作用。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可提高2 mm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减施有机肥则显著降低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不管减施还是增施有机肥均导致2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降低;同时,减施有机肥后2 mm的各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提高,而增施有机肥后2~0.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提高。
|
关 键 词: | 长期定位试验 有机肥 团聚体 有机碳 |
收稿时间: | 2018-12-16 |
修稿时间: | 2019-02-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