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外源碳输入对华北平原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魏圆云  崔丽娟  张曼胤  刘魏魏  王大安  杨思  肖红叶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衡水 053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衡水 053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衡水 053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衡水 053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衡水 053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衡水 053000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BB2017QA041)资助
摘    要:研究外源碳输入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积累机制以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为期35 d的室内培养试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和湿地土壤在15℃和25℃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及激发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湿地)、温度(15℃/25℃)和葡萄糖添加[0.4mg(C)·g~(-1)]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均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同培养温度下,未添加葡萄糖的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差异,而添加葡萄糖处理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显著高于湿地土壤。除湿地土壤在15℃下培养外,添加葡萄糖显著促进了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显著高于湿地土壤。温度升高显著促进了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为1.2~1.6,土地利用类型和葡萄糖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都不显著。在温度升高和外源碳输入的共同作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显著高于湿地土壤。

关 键 词:土壤有机碳矿化  外源碳输入  气候变暖  土地利用类型  激发效应  温度敏感性  13C稳定同位素
收稿时间:2019-03-22
修稿时间:2019-06-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