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NPP的生态足迹法在内蒙古的应用
引用本文:王红旗,张亚夫,田雅楠,李晓珂.基于NPP的生态足迹法在内蒙古的应用[J].干旱区研究,2015,32(4):784-790.
作者姓名:王红旗  张亚夫  田雅楠  李晓珂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摘    要:随着生态足迹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为了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当地特点,以内蒙古为例,根据水热模型得到当地净初级生产力,用当地净初级生产力估测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5年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盈余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内蒙古生态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区12个盟市生态赤字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内蒙古的生态足迹的增长趋势大于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可持续性呈下降趋势;在空间格局上,各盟市的生态状况从东北向西南逐渐恶化,其中,鄂尔多斯市最差,2010年生态赤字达0.9 km2?人-1。工业强度、产业结构是影响当地生态的主要驱动因素。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Based on NPP in Inner Mongoli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