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供氮水平下滴灌春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
引用本文:严银花,祁静玉,罗雪梅,李彦旬,蒋桂英.不同供氮水平下滴灌春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9-96.
作者姓名:严银花  祁静玉  罗雪梅  李彦旬  蒋桂英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    要:为探明滴灌春小麦根系生理特征对氮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氮肥利用间的关系,从而为滴灌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5个施纯氮N1(300 kg/hm~2)、N2(275 kg/hm~2)、N3(250 kg/hm~2)、N4(225 kg/hm~2),N5(0 kg/hm~2,对照)水平下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下新春31号N2处理(275 kg/hm~2),新春6号N3处理(250 kg/hm~2)根系生理特性表现最佳,且新春6号根系生理特征表现较好,其开花期根系POD活性、GS活性、NS活性和拔节期根系活力比新春31号分别提高了0.22%、6.15%、16.12%、8.08%,而新春31号开花期根系MDA含量较新春6号提高了6.94%。新春31号施氮量(275 kg/hm~2)和新春6号施氮量(250 kg/hm~2)虽不是最高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对根系生理特性与产量进一步分析表明,供氮量由225 kg/hm~2增加至275 kg/hm~2时,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皆会随供氮量的增加有所提高,然而,当供氮量是300 kg/hm~2时,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综合小麦根系的生理指标和产量关系得出最适氮肥施用量为250~275 kg/hm~2,可达到高产与节肥目的,这一模式也体现了滴灌技术节肥高产的优越性。

关 键 词:供氮水平  滴灌  春小麦  根系生理特征  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