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主要农田土壤磷淋溶阈值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引用本文:于艳梅,柴泽宇,孙本华,席雪琴,高明霞,李改民,邵发琦.我国主要农田土壤磷淋溶阈值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281-287.
作者姓名:于艳梅  柴泽宇  孙本华  席雪琴  高明霞  李改民  邵发琦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计划)
摘    要:农田土壤磷素(P)累积使得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增加,了解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并解析其主控因素对于合理控制农田土壤P保证农业生产同时减轻水体环境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选取我国分布较广的18个省共14种典型农田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P淋溶阈值并探讨了土壤P淋溶阈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明确了影响P淋溶阈值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差异很大,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为14.9~106.2 mg/kg。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随土壤pH值、交换性钙含量、无机碳含量、沙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碳、活性铁铝含量、交换性镁含量、黏粒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土壤pH值、CEC、交换性镁含量、初始土壤有效磷含量等土壤性质参数能较好地预测不同类型农田土壤的P淋溶阈值。在一定程度上,土壤pH值可作为评估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大小的有效指标。考虑到我国农田土壤pH值的分布状况,结合土壤背景值,北方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大于南方农田土壤,更应加强土壤磷的管理。

关 键 词:农田土壤    淋溶阈值  土壤性质  淋溶风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