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不同等级干旱对春玉米产量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董朝阳 刘志娟 杨晓光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2. 天津市气候中心,天津 300074;,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0B04);农业部948项目(2011-G9(2)-03) |
| |
摘 要: | 北方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玉米种植区,在中国玉米总产和播种面积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也是中国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北方地区干旱常态化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玉米的稳定发展。该文基于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217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以及作物、土壤和田间管理资料,依据春玉米生长季内降水量并以100 mm为间隔将全区划分为6个区域(Ⅰ~Ⅵ),选取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为农业干旱指标,基于验证后的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APSIM),明确了各生育阶段不同等级干旱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方地区干旱造成春玉米减产率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下降趋势,降水的空间分布直接导致了灾损程度在各区的差异,其中西部灌溉绿洲农业区雨养种植春玉米干旱风险非常大,需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而东部雨养农业区自然降水已基本满足春玉米生长发育需要,干旱对春玉米产量影响较小,在模拟过程中很难准确的反映出旱级对产量造成的差异影响。春玉米在拔节—抽雄阶段发生干旱会对产量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该阶段4个等级干旱造成春玉米减产率的四分位区间分别为特旱(20.1%~33.6%)、重旱(12.0%~20.3%)、中旱(6.3%~15.2%)、轻旱(4.7%~11.6%)。
|
关 键 词: | 干旱 粮食 模型 北方地区 春玉米 APSIM模型 产量 |
收稿时间: | 2015-02-27 |
修稿时间: | 2015-05-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