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作物+小龙虾种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磷平衡分析
引用本文:汤伟,陈灿,黄璜,周天送,王忍.不同作物+小龙虾种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磷平衡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23(1):24-33.
作者姓名:汤伟  陈灿  黄璜  周天送  王忍
作者单位: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 湖南省稻田生态种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1003);
摘    要:设置稻虾连作(RC)、水稻单作(R)、莲虾共作(LC)、子莲单作(L)、茭虾共作(ZC)、茭白单作(Z)6个处理,研究不同作物+小龙虾种养模式作物的产量、氮和磷吸收量及氮、磷平衡状况,为合理调控生态种养养分循环和平衡、促进农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RC处理产量因不施肥较R处理显著减少外,LC、ZC处理产量与相应作物的单作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关于作物的氮、磷吸收,RC处理水稻籽粒的磷吸收量较R处理显著减少17.02%,ZC处理净茭和茭白秸秆的氮吸收量较Z处理分别显著增加31.47%和21.16%,其余同一作物的2个处理间作物的氮、磷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与相应作物单作处理相比,不同作物+小龙虾处理不仅提高了氮、磷的输入量和输出量,还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氮和磷盈余量。因此,为提高农田氮、磷利用率,减少氮、磷环境污染风险,需适当减少农田化肥和饲料的投入,以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水稻  子莲  茭白  小龙虾  氮、磷平衡  作物产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