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对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结构的影响
引用本文:覃丽莎,吴碧球,李成,黄芊,凌炎,黄凤宽,龙丽萍,黄所生.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对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结构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20(7):68-70.
作者姓名:覃丽莎  吴碧球  李成  黄芊  凌炎  黄凤宽  龙丽萍  黄所生
作者单位:马山县乔利乡农业和林业站,广西 南宁 530600;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农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西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
摘    要:采用蜜露量测定法对水稻品种桂华占(高感)、佛山油占(中抗)、桂引901(中抗)、90-572(抗)和国粳4号(抗)上的褐飞虱进行生物型个体测定,比较了不同抗性品种种植后田间褐飞虱各生物型的结构比例。结果表明:在种植佛山油占、桂引901、90-572和国粳4号的大田中,褐飞虱Ⅰ型、Ⅱ型、Ⅲ型和Ⅱ+Ⅲ型混合发生,但以Ⅱ型为主;Ⅰ型在国粳4号上的比例最高,达30.12%,在90-572上最低,占14.87%;Ⅱ型在桂华占上的比例高于其他抗虫品种上的比例,高达66.72%,Ⅲ型在几个抗虫品种上的比例均比桂华占上的比例高,Ⅱ+Ⅲ型在抗虫品种国粳4号、佛山油占、桂引901和90-572上的比例远高于桂华占上的比例。这表明,抗Ⅱ型褐飞虱的水稻品种种植后,提高了致害力更强的Ⅱ+Ⅲ型的比例,连年种植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其抗性有丧失的风险。

关 键 词:抗虫水稻品种  褐飞虱  生物型  结构比例  大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