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酶电泳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 |
引用本文: | 王保,戴保威. 同工酶电泳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2, 21(6): 453-458 |
| |
作者姓名: | 王保 戴保威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大学农学院玉米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 |
| |
摘 要: | 同工酶电泳出现以后,在遗传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该技术揭示水稻品种的起源、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把我国八倍体小黑麦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糯质玉米原产于我国南方,四川可能是糯质玉米向北传播的一个过渡地带。玉米组合间的酶谱距离与其子粒产量杂种优势显著相关,但烟草却不然,说明同工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的同工酶酶谱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不育系的同工酶活性降低。根据杂种后代的酶谱纯度,可以对杂种后代进行早代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
关 键 词: | 同工酶电泳技术 作物 遗传育种 应用 种质资源 杂种优势 雄性不育 |
文章编号: | 1008-0457(2002)06-0453-06 |
修稿时间: | 2001-09-07 |
Application of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of isoenzymes in crop genetic breeding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