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60)Co-γ射线对2种狼尾草属牧草的诱变效应
摘    要:【目的】探究~(60)Co-γ射线对"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及"华南"象草的诱变效应,创制新种质,以推动狼尾草的育种工作。【方法】在前期剂量筛选基础之上,以2种狼尾草品种("热研4号"杂交狼尾草和"华南"象草)种茎为材料,利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剂量为30 Gy,剂量率为1 Gy·min~(-1)。将辐射后的种茎与未辐射的种茎栽植于大田中,常规田间管理,1个月后统计成活率。待成活的植株生长成熟后,在2个诱变系群体中分别随机挑选30株进行形态指标的测定,共测定7个指标。随后利用分子标记探究辐射对遗传变异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的辐射材料,分别随机选取30株进行形态指标测定,与对照相比,发现"热研4号"诱变系中有28株的株高,21株的茎节数及17株的叶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华南"诱变系中有20株的株高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他形态指标差异不大。2种牧草的突变体大都表现出株高的降低,因此,生物量也随之减少。还发现一个辐射材料RY4-17,由于分蘖数多于对照导致生物量增加。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研4号"诱变系中,20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45,共扩增出8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诱变系与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7—0.89,平均值为0.81,差异位点数为9—27,平均为15.9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突变体RY4-9和RY4-23与对照遗传距离最远,变异程度最大。在"华南"诱变系中,20对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94,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5条,诱变系与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0.86,平均值为0.77,差异位点数为10—38,平均为18.8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突变体HN-24与对照遗传距离最远,变异程度最大。【结论】适宜剂量的~(60)Go-γ射线辐射可以使2种牧草种茎成活率显著降低,同时可以有效诱导2种牧草在形态学和遗传学水平上发生变异。~(60)Go-γ射线辐射诱变是解决狼尾草因无性繁殖为主而导致遗传资源多样性匮乏的有效途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