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
作者姓名:全秋梅  徐姗楠  肖雅元  李纯厚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90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1212010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TD1b).
摘    要:根据2016―2017年在胶州湾开展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获得的资料,分析报道了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中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栖息密度为119.1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20.57 [g(去灰干重, AFDW)/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9.64 [g(AFDW)/(m~2·a)]和0.47/a;空间分布上,次级生产力在湾内北部的养殖区和湾口处较高,形成两处次级生产力高值区,向四周逐渐减小;在季节上,次级生产力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环境因子与次级生产力的相关程度均不显著(P0.05),在湾内养殖区的次级生产力与底质类型相关性较大,而湾外是溶解氧的含量影响较大;胶州湾海域次级生产力高于我国北方大部分海域,但P/B值较低,表明群落组成中个体较小、生命周期较短和新陈代谢快的物种所占比例少于其他海域。

关 键 词:大型底栖生物  次级生产力  P/B  胶州湾
修稿时间:2020-04-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