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71—2010年陇南山区高温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引用本文:肖志强,赵彦锋.1971—2010年陇南山区高温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59-261.
作者姓名:肖志强  赵彦锋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气象局;上海市宝山区气象局
基金项目:甘肃省气象局项目“陇南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气候区划研究”(2013-20)
摘    要:从1971—2010年陇南市高温天气日数资料入手,分析得出:陇南市山区每年都有高温天气出现,9个气象站平均每年合计出现70.4d,其中,武都区平均每年出现约21d,为全市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站,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5—9月,其峰值主—集中出现在6—8月,该时段高温天气灾损最为严重。目前,受全球气候变暖背景的影响,陇南市山区高温天气日数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因此,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cGIS软件,得到高温天气灾害危险性图层,结合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得到高温天气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陇南市高温天气灾害危险性等级白龙江、白水江流域海拔1100m以下浅山河谷区、文县东南部、成县中部和康县东南部最高,海拔1800m以上高山区高温热海危险性等级最低,大多数年份不会出现高温天气。高温天气灾害风险由高到低、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白龙江、白水江干热河谷及康县东南部、文县东南部和成县中部低海拔区为高温天气灾害高风险区;宕昌县西部、礼县西北部、武都区西北部、文县西北部和两当县南部高海拔区为高温天气灾害低风险区。

关 键 词:高温天气  时空分布  模型建立  灾害风险区划  甘肃陇南  山区  1971—2010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