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地下害虫种群变化原因及防治
引用本文:卢成合,马洪茹,牛朝阳,宋颜涛,李惠文.小麦地下害虫种群变化原因及防治[J].河南农业,2005(9):27.
作者姓名:卢成合  马洪茹  牛朝阳  宋颜涛  李惠文
作者单位:镇平县植保植检站 (卢成合,马洪茹,牛朝阳,宋彦涛),河南省农业厅(李惠文)
摘    要:小麦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其为害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率10%左右,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收或毁种。镇平县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因甲基异柳磷的大力推厂,使小麦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得到了有效控制,虫口基数下降,蛴螬与金针虫比例接近1:1或少于金针虫,小麦受害程度明显减轻。经多年调查研究,找出其种群变化原因,以正确指导防治。一、种群变化原因(一)花生面积的逐年扩大。蛴螬成虫金龟子有喜食花生叶的习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镇平县花生种植面积在0.13-0.33万

关 键 词:地下害虫  小麦根  种群变化  防治  原因  金针虫  蝼蛄  为害  缺苗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