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山苍子不同家系幼林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及稳定性分析,为山苍子优良家系选择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13个半同胞山苍子家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重庆万州、湖北京山和福建清流3个试验点营建家系试验林。对23年生山苍子幼林的树高和地径性状进行测定和多点联合分析,并采用AMMI模型对山苍子各家系的生长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山苍子家系的树高和地径在家系和地点效应上均达到显著(0. 01 P0. 05)或极显著(P 0. 01)水平,地径的家系和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0. 01 P 0. 05); 3个试验点树高和地径的表型变异系数为20. 98%~29. 27%,遗传变异系数为0. 62%~20. 35%,其中,地径的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普遍大于树高;树高的家系遗传力为0. 003~0. 578,地径的家系遗传力为0. 455~ 0. 806。(2)综合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得出:家系JY2和GX4地径表现较好且稳定性较高。[结论]山苍子家系的树高和地径在家系和地点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家系水平上,树高受低等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地径受中等到高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各家系在福建清流试点生长表现最好,湖北京山试点居次,重庆万州试点最差,其中家系JY2和GX4在3个试验点地径均表现较好且稳定性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