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生态拦截措施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段四喜 张磊 杨芳 沈仕洲 倪喜云 赵正雄 于良君 |
| |
作者单位: |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 650201;大理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 大理 671000;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云南 大理 671004;大理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 大理 671000;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云南 大理 671004;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云南 大理 671004;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5;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 650201;大理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 大理 67100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昆明 650201 |
| |
基金项目: | 云南省科技创新开放基金(2017HC015);云南省基础研究青年基金(2019FD120) |
| |
摘 要: | 为探讨生态拦截系统对洱海流域农田尾水氮(N)、磷(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应,提高生态拦截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了生态沟渠、表流库塘、潜流库塘、生态沟渠+表流库塘4种改建的生态拦截系统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进水口污染物浓度相比,经生态拦截系统净化后,各系统出水口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4种生态拦截系统中生态沟渠+表流库塘系统对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削减效果最好,平均削减率为59.66%、55.99%和38.33%,出流全年各月可用于各类型农田灌溉,且TN、TP和COD浓度全年分别有3个月、10个月和10个月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水质要求;潜流库塘系统削减效果次之,对TN、TP和COD的平均削减率为42.13%、31.31%和34.29%,出流全年各月可用于旱作回灌,全年有9个月可用于水作灌溉,TN、TP和COD浓度全年分别有10个月、6个月和2个月可达到地表Ⅳ类水质要求;生态沟渠系统和表流库塘系统削减能力相对较弱,对TN、TP、COD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0.59%、21.03%、25.25%和37.60%、27.69%、26...
|
关 键 词: | 生态拦截系统 削减率 水质 净化效果 |
收稿时间: | 2021-01-1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