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稻直立穗型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籼稻直立穗型育种探讨
引用本文:陈英之,韦绍丽,刘驰,周维永,马增凤,黄大辉,刘亚利,陈乔,杨新庆,杨朗,白德朗,李容柏.稻直立穗型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籼稻直立穗型育种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1):6-11.
作者姓名:陈英之  韦绍丽  刘驰  周维永  马增凤  黄大辉  刘亚利  陈乔  杨新庆  杨朗  白德朗  李容柏
作者单位:1.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5
2.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3.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5
4.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5.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桂科回0575004);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2004001(Z)];国家“863”项目(2006AA10Z1C5);广西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项目(桂科能05112001-1A1)致谢:本研究得到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摘    要:直立穗型基因是水稻中与株型相关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通过对直立穗型的性状遗传、籼稻直立穗型与弯穗型品系的性状比较、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和杂交后代的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立穗无论在粳稻还是在籼稻遗传背景中均表现为单基因不完全显性遗传,显性度达到73.3%-93.7%。直立穗型基因与第9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566、RM24423和RM7048紧密连锁,图距分别为5.8、0.43和0.85cM,用这3个标记对杂交后代辅助育种选择的准确率在66.7%-100%之间,其中RM24423辅助选择的准确率为100%。与弯穗型杂交后代育种品系比较,籼稻直立穗型品系株高和穗长略短、穗数略少,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均增加且达显著水平,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降低,但只有结实率达显著水平。因此,育种上可依据这些性状效应来探索直立穗型籼稻的株型设计和品种培育的新途径。

关 键 词:籼稻  直立穗型  分子标记  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文章编号:1001-4829(2008)01-0006-06
收稿时间:2007-12-14
修稿时间:2007年12月14

Exploit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erect panicle trait and study on breeding Indica erect panicle varieties in rice
CHEN Ying-zhi,WEI Shao-li,LIU Chi,ZHOU Wei-yong,MA Zeng-feng,HUANG Da-hui,LIU Ya-li,CHEN Qiao,YANG xin-qing,YANG Lang,BAI De-lang,LI Rong-bai.Exploit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erect panicle trait and study on breeding Indica erect panicle varieties in rice[J].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8,21(1):6-11.
Authors:CHEN Ying-zhi  WEI Shao-li  LIU Chi  ZHOU Wei-yong  MA Zeng-feng  HUANG Da-hui  LIU Ya-li  CHEN Qiao  YANG xin-qing  YANG Lang  BAI De-lang  LI Rong-bai
Abstract:
Keywords:Indica rice  erect panicle type  molecular mapping  MAS  breeding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