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IGF-Ⅰ及其受体基因在牙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
引用本文:张俊玲,施志仪,程琦,翟万营.IGF-Ⅰ及其受体基因在牙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J].中国水产科学,2011,18(6).
作者姓名:张俊玲  施志仪  程琦  翟万营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建设项目,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其生物学功能主要通过与其特异的膜受体(IGF-Ⅰ receptor,IGF-IR)结合而调节.因此,IGF-Ⅰ及其受体表达特征的分析对于阐述IGF系统调控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PCR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胚胎为材料,分析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两种受体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结果显示,牙鲆IGF-Ⅰ、IGF-IR-1和IGF-IR-2基因均有母源转录本,且各基因的表达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发育性变化.IGF-Ⅰ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仅有少量的mRNA存在,而合子基因的表达在晶体出现至出膜前阶段逐步增加.两种IGF-Ⅰ受体基因则展现出迥然不同的表达时序.IGF-IR-1基因在受精卵、卵裂及囊胚期的早期胚胎发育中有相对较少的转录本,至原肠期其合子基因强烈表达,且在神经胚、晶体出现、心跳和出膜前各阶段均有高量的表达;相反,IGF-IR-2基因在受精卵至原肠期的早期胚胎中有丰富的转录本,但合子基因的表达在后期胚胎形成中却相对降低,暗示了二者可能在调节牙鲆胚胎发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关 键 词:牙鲆  IGF-Ⅰ  IGF-Ⅰ受体  胚胎发育  表达图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