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模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胡继杰 # 朱练峰 # 钟楚 林育炯张均华曹小闯禹盛苗Allen Bohr JAMES 金千瑜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2.华中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0035, 3090088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101801);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C02050-3)。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不同增氧模式对水稻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并探讨适宜不同生态型水稻品种生长以及提高其产量的增氧模式,进一步明确稻田根部增氧对水稻生长的作用,为水稻好氧栽培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浙优1号(水稻)、IR45765-3B(深水稻)和中旱221(旱稻)3种不同生态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增施过氧化钙(T_1)、微纳气泡水灌溉(T_2)和表土湿润灌溉(T_3)等不同增氧模式以及淹水对照(CK),分别测定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增施过氧化钙和微纳气泡水灌溉处理增加了3个水稻品种主要生育期的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干物质量,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表土湿润灌溉处理下,3个品种的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光合参数和干物质量下降,结实率显著低于对照,但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率。完熟期,增施过氧化钙处理下,中浙优1号、IR45765-3B和中旱221稻谷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2.38%、18.27%和18.17%;微纳气泡水灌溉处理下,3个品种稻谷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3.89%、10.67%和8.85%;表土湿润灌溉处理下,产量分别比对照减少5.86%、8.19%和6.16%。【结论】增施过氧化钙和微纳气泡水灌溉有助于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作用能力,并显著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而表土湿润灌溉处理下,水稻水分供应不足,叶片光合作用及产量均有所下降。
|
关 键 词: | 水稻品种 增氧模式 SPAD值 叶面积指数 光合特性 产量 |
收稿时间: | 2016-10-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稻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稻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