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PPC模型与RI指数法的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作者姓名:王历  周忠发  李丹丹  黄登红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88)、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24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GY字[2015]3001)、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百”层次人才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74)、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黔教科研发[2017]85号)和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平台建设项目(黔科合计Z字[2012]4003)资助。
摘    要:以某喀斯特山区茶产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两种较新的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将236个土壤样本中的Hg、As、Cd、Pb、Cr含量指标作为多维投影参数寻求其最优投影方向,由投影指标函数得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投影值来反映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建立投影寻踪聚类模型,从而得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际现况,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一步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和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在指标投影方向上Hg和As对研究区土壤污染影响最大,Cd对土壤污染影响最小;(2)根据PPC评价标准,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无污染的样点区域达到96.61%,清洁占总样点数的30.08%,尚清洁占总样点数的66.53%;(3)在潜在生态风险上存在低度、中度,分别占采样点的89.41%和10.59%,风险程度较低,但有向中度演变的趋势;(4)在污染情况上,清洁和尚清洁的空间分布广阔,轻度污染进行内插后空间分布不明显。本文研究结果有利于综合评价该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在实践中将为喀斯特山区的土壤资源的管理和茶叶种植区的合理布局起到参考作用。

关 键 词:茶产地  GIS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综合评价
收稿时间:2016-11-07
修稿时间:2016-12-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