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秸秆草谷比及其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 |
引用本文: | 霍丽丽, 赵立欣, 姚宗路, 贾吉秀, 赵亚男, 傅国浩, 丛宏斌. 中国玉米秸秆草谷比及其资源时空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21): 227-234.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21.027 |
| |
作者姓名: | 霍丽丽 赵立欣 姚宗路 贾吉秀 赵亚男 傅国浩 丛宏斌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北京 100125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02) |
| |
摘 要: | 针对玉米秸秆资源量及时空区域分布不清等问题,该研究分析9个典型省的玉米秸秆草谷比差异性,并基于草谷比实测值,评价近10a中国玉米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变化情况,预测玉米秸秆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草谷比实测值为(0.84±0.23),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草谷比差异显著,随着年份变化,玉米品种和种植方式在不断变化,草谷比逐年变小,从2009年1.2减小到2018年的0.84,估算2018年全国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16×108 t,比2009年仅增加3.9%。玉米秸秆东北和华北地区资源量最高,占50%以上,与2009年相比,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资源量有所增加,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略有下降;单位面积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4.51t/hm2,比2009年增加23%,东北地区最高,其次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然后是华中和西南地区,华南地区最低。预测2025年玉米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2.53±0.58)×108 t,可收集资源量为(1.86±0.51)×108 t。研究为全国各个地区的秸秆合理规划利用提供基...
|
关 键 词: | 秸秆 资源评价 谷物 草谷比 理论资源量 可收集资源量 时空变化 |
收稿时间: | 2020-06-29 |
修稿时间: | 2020-10-2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